赵巧云   读《樱桃姐的幸福生活》有感  2016.11.3  播报毛红丽

赵巧云 读《樱桃姐的幸福生活》有感 2016.11.3 播报毛红丽

2016-11-03    08'50''

主播: 爱与幸福微信平台播报

368 7

介绍:
读《樱桃姐的幸福生活》有感——赵巧云 因为母亲的念叨,樱桃姐希望自己是个男孩,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造就了许多女汉子,就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比男孩差,在证明的过程中,其实就迷失了真实的自己,因为“证明”本身就是不接纳自己。重男轻女是那个时代的印迹,妈妈是那个时代的人,当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可是樱桃姐背负了不该背负的东西,所以注定她后面很多年是很累的,因为内心对自己女儿身的抗拒,自然会消耗很多能量,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内心不是轻松愉悦的,而是充满着欲望和恐惧的。为了证明给妈妈看,为了证明给别人看,她就这样一直活在别人的在意的评价里,习惯了看别人的脸色,极度不可认自己,却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典型的低自尊索爱的女人。好在研三把她一直以来端着装着的面具撕开了,把真实的自己释放出来,感觉 是如此轻松,真实的自己是如此美好,不需要去证明什么,只需要呈现本真的自己。当我们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不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接纳了不完美的自己,才容易接纳不完美的别人。 美好的樱桃吸引了智慧的老公,男人是天生的教育家,就看我们是否发现老公的好,是否全然地信任老公。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夫妻恩爱,是解决孩子问题的前提,解决夫妻问题,先要处理和自己的关系,这就是郑老师说的,孩子问题是夫妻关系问题的症状,夫妻关系问题是个人修养问题的症状,所以改变永远是自己,只有我们做好自己了,一切都好了。多年后学了爱与幸福的我才理解张德芬老师的那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孩子的问题是有规律的,樱桃姐家的孩子过去的状态代表了一类孩子的状态,一个特别负责却不懂教育的妈妈,为孩子掏心掏肺,带着极为功利的目的:想让孩子成绩好。一旦有目的,孩子就感受不到真爱,好在有一个特别智慧有爱的爸爸,孩子并没有什么大问题。是啊,家里只要有一个好人,孩子就不会出问题,就怕黑白双煞。 樱桃姐给孩子开放网络,并不是打了鸡血一时兴起,而是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选择全然地信任孩子,所以才迎来了孩子的自律。这一点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效仿的,信任和心赏不跟上,放手实是撒手,放手就成了孩子自律的手段,一旦放手,孩子的无律状态会让信任不坚定的我们动摇、慌乱,而对孩子产生更大的控制,这时候控制就已经不再有用,会造成孩子更大的对抗,让孩子觉得我们更加虚伪。所以要想孩子自律,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让孩子自律,而只有信任才能产生自律,因为信任是爱的前提,只有感受到爱才愿意做好自己,才有了自律。所以孩子的问题都是担心惹的祸。因为有信任,所以后面樱桃姐才敢于放手把责任还给孩子,敢于支持孩子体验学习建筑,才收获了一个越来越阳光、越来越优秀的孩子! 最后,我们重温郑老师讲的大树成才7句话:1)是树重要还是果重要?是孩子的成绩重要还是孩子优秀重要?成绩好等同于优秀吗?当今还有多少父母盯着孩子的成绩而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感受,当今还有多少孩子成绩好却内心并不开心?2)种子有问题吗?我们信任孩子吗?我们相信孩子的未来一定美好吗?还是充满着担心和焦虑呢?我们的担心和焦虑是我们需要成长和修行的,却让孩子来为我们买单。3)环境有问题吗?夫妻关系好,家庭气氛才是和谐的,家庭气氛是孩子成长的环境,总在强调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可真正重视的人仍然不够多。4)土壤有问题吗?亲子关系好,关系好了什么都好说,心里是帮助,要求也是帮助。我们对孩子没有信任、心赏、悦纳,哪来的好关系?5)有突发事件吗?遇到突发事件,我们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智慧吗?没有智慧却瞎解决,注定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大。6)剩下的就是等待,我们内心急吗?有耐心吗?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内心是焦虑的,心态不好,哪能把事情做好?7)为什么总是盯着叶子要着果子呢?我们还在关注孩子的黄叶子,想要好成绩这个大果子吗? 课堂上郑老师都已经教了我们怎么做,可我们学完不用,仍然执着于要特效药,唉!(赵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