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幸福【家庭指导师 赵巧云】 生活感悟:关于接纳
我们作为父母,对孩子一定是爱的,而且爱到骨子里,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我们是接纳孩子这个人的,只是不接纳孩子的很多行为,比如玩手机、玩游戏、看小说、作业磨蹭、任性等等。可是人能和他的行为分开吗?就因为他是这样的人,所以才会有那样的行为。再说我们拿什么来证明我们是接纳这个人的呢?如果说对孩子是因为血缘,那么对老公呢?其实是通过对行为的接纳来接纳这个人的。如果大多数行为是被接纳的,那么他会感觉他这个人是被接纳的。在被否定的那个当下,他会感觉到他这个人不被接纳。
前天有位家人被老公吼了,她很伤心,也很愤怒,情绪的来源就是感觉被否定,没有被接纳,在那个当下她感觉不到被爱,所以很伤心,同时用愤怒回应老公的吼。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我们对身边的人就好比山谷回音,我们给对方的是爱,对方回应我们的也一定是爱,我们给对方的是否定,对方回应我们的是对抗,也是否定。所以我们想要得到,就先付出;给对方需要的,对方才会给我们需要的;我们接纳孩子,孩子就会接纳我们。
那么,不能接纳对方的原因有哪些呢?
1、我们对自己的接纳程度不高,也会对他人的接纳程度不高,对自己是苛刻的也一定对别人苛刻,这就是爱别人先会爱自己。
2、家庭伦理不正确,我们会过度在意孩子,盯孩子,就会无形中高要求孩子,要求达不到的时候就对孩子心生很多不满。
3、对生命的慈悲。每个人都是个体,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对方,爱他就如他所是。尊重他是不同于我们的个体,就不会对他那么多要求。
一个人只有感受到被接纳,才敢于做真实的自己,才有安全感,才有自信。(赵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