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幸福指导师李菁京老师《一份心赏作业的点评》沈田秀播报

爱与幸福指导师李菁京老师《一份心赏作业的点评》沈田秀播报

2016-02-26    11'09''

主播: 爱与幸福微信平台播报

459 8

介绍:
一份心赏作业的点评 2016-02-25 菁京老师 为幸福相聚 前言:心赏作业是爱与幸福理论中最基础的一个修行工具,帮助我们修掉垃圾眼,修出一颗珍珠心。但很多家人写心赏写久了,发现自己写不出感觉了,写的不温暖,写的没有心,写的对方不愿意听,自己也觉得不知道怎么写了。其实心赏里面隐藏着一个人的潜意识,一个人的价值观,一个人的关注点,一个人的察觉力和感知力,归到底心赏里面看得出一个人是否有爱的能力,是否有心,是否有信。 心赏作业案例的点评:   心赏的公式:“具体事情过程的描述”+“对行为的肯定”+“自己的感受”。 写心赏所需关注要点: 1、具体事情过程的描述,从中学会观察每一件事的细节,切忌笼统或者抽象; 2、挖掘对所描述的行为背后所代表的对方的内心需求或者所付出的努力给予正向的肯定; 3、通过挖掘对方行为所表达的用心或者感受而引发出的自己的感受; 4、不建议对行为进行评价,容易给孩子贴标签,让孩子关注结果,造成心态不好,滥用评价可能给年龄小的孩子造成误解,让他们觉得如果不这样做就不是好孩子,评价用语如:你真棒!你很孝顺!你很有责任!等等。   心赏案例: 亲爱的儿子(小学四年级),今早你告诉妈妈“明天就要考试了,你心里很紧张”,妈妈告诉你:爸爸妈妈都很爱你,不看重你的分数。谢谢你能告诉妈妈你的心情,妈妈愿意分享你的一切,包括你的欢乐和忧愁。      点评: 1、此心赏对“第一步具体事件过程的描述“写的很具体:“今早你告诉妈妈明天就要考试了,你心里很紧张”,具体到孩子的某一句话; 2、此心赏对“谢谢你能告诉妈妈你的心情“给予了儿子行为上的肯定。 3、此心赏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妈妈愿意分享你的一切,包括你的欢乐和忧愁”,表达出妈妈内心是高兴孩子能信任妈妈,能和妈妈说真话,而且也跟儿子表达了“爸爸妈妈都爱你,不看重分数”。   从上面的点评看到这份心赏作业符合心赏作业的基本要求,但写心赏其实就是写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关注点,通过心赏可以看出我们真正的潜意识是什么,我们缺失的是什么?下面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份心赏作业,来帮助大家找到自己的问题。心赏作业的深层剖析: 1、          关注点:这份心赏作业如果从深层次分析,我们能看得出这位妈妈没有真正的放不下孩子的学习,她是在乎孩子的分数的,只是表面装得不在乎分数。因为当她听到孩子说明天要考试了很紧张,她第一时间本能的反应出来的就是分数,于是她就去安慰孩子爸妈不看重分数;如果爸妈的关注点真的不在分数上,孩子就不可能紧张,孩子是读心的,对吗?如果爸妈的关注点不在分数上,当孩子说紧张的时候,就不会第一时间想到孩子会为分数而紧张,也不会用“爸妈不看重分数”这样的话语去安慰孩子,所以,可以看得出“分数”在这位妈妈心目中是至关重要的,既可以作为安慰剂,也可以作为鞭策。 2、          察觉力和感知力:这位妈妈没有真正爱孩子,是一个长期关注分数的妈妈,现在虽然正在转变中,但需要提高自我察觉能力和感知力。当孩子说自己很紧张时,妈妈没有第一时间读懂孩子内心的需求和压力,没有心疼孩子和给予真正的帮助,只是空洞地说分数不重要,这是用脑说的,不是用心体会的,孩子读不到父母爱孩子的心,这样孩子的压力得不到很好的释放,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爱,也无法从爱中获得力量。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察觉力,当我们听到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害怕考试,已经很紧张了,第一时间应该察觉到这是长期以来家长的高要求造成了孩子不堪重负了,我们应该感知到这种压力让这么小的孩子承受是很伤害孩子的,我们应该非常心疼孩子才对。而这位妈妈在心赏作业中没有写出一点心疼孩子的感受,说明她根本没有察觉到孩子的压力来源,没有感知到孩子的真正的感受和想表达的需求。错失了一次帮助孩子释放压力和给予孩子爱的力量的机会。 3、          自我意识太强(即自私或者没有爱的能力):这位妈妈为什么没有读懂孩子的需求,更深层的原因是她没有爱的能力,没有站在对方角度上思考的能力。我们经常想帮助孩子,但孩子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却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从而失去了体会对方需求的机会。从此份心赏作业中可以看得出这位妈妈写心赏的角度都是从自我的感受出发的,比如:“妈妈愿意分享你的一切”,而不是先去体会对方的感受,然后引发自我的感受或者感动。很多人写心赏的第三步“我的感受”时不知道怎么写,就是因为你没有体会到对方的用心、需求或者感受,你自己就没有感受,如果你能够感知对方的用心和感受时,你的感受就自然有了,人是将心比心的,当你体会到对方是真心付出时,你的内心一定有触动。就像这份心赏,如果你能够感知孩子所承受的压力时,你就自然会很心疼孩子。   试着修改一下这份心赏: 1、共情:感知孩子的压力,如同身受; 2、关注过程,不关注结果:肯定他的努力; 3、给予爱和力量:告诉他爸妈和你一起面对压力;   案例: 亲爱的儿子,今早你告诉妈妈“明天就要考试了,你心里很紧张”,妈妈听了很心疼你这么小的年龄就要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妈妈知道你害怕考不好被责怪,这都是爸妈以前对你要求太高了,现在妈妈想告诉你:这些天爸妈看到你每天复习到很晚,爸妈看到你每天都在进步,分数没有那么不重要,你的努力最重要,爸爸妈妈愿意陪着你慢慢来,我们相信你。妈妈很高兴你能告诉我你的压力,妈妈愿意跟你一起共同承担压力,爸妈永远是你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