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花群张娟感悟:再读自己的呐喊有感,易俊播报

太阳花群张娟感悟:再读自己的呐喊有感,易俊播报

2016-03-22    15'39''

主播: 爱与幸福微信平台播报

331 6

介绍:
太阳花群张娟感悟:再读自己的呐喊有感 今天早上,俊英的微信跳入眼帘,娟,今天郑老师的博文是你写的吗?写得真好。我的第一个反应是,不是我写的,我最近没有写东西,而且爱与幸福里还有两个重名的张娟。我在课间的时候,按捺不住好奇,忍不住打开了郑老师的公众号,“一个学霸的心灵呐喊”,倏然击中我的心口。这是去年我去特二现场分享的感受,当时刚刚学习爱与幸福几个月,仍然处于脑大于心的阶段,可当时初生牛犊不怕虎,想贡献自己的错误经历给那些焦虑的父母们,要他们放下孩子的学习。说句实在话,那时的我,也远没有放下孩子的学习,依然在不知不觉地拿着爱与幸福的理论当方法,拿着撒手当手段,充满期待地等待着孩子的改变。可是,今天,再次读到自己的这篇文章时,我感慨万千,要不是因为坐在教室里,面对着学生们,我极可能潸然泪下。 文章里那个充满迷茫、痛苦和挣扎的生命是曾经的我吗?如果是我,那是怎样的感受呢?为什么它现在离我那么遥远,仿佛已经遥不可及,仿佛那个深坑从未存在过,仿佛我自打有记忆以来就是这么快乐着,满足着,开心着,幸福着呢?呵呵,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好笑,那么喜欢用快乐的记忆给自己洗脑,以至于那么刻骨铭心的记忆都已经淡忘得如过往云烟了呢。佩服你哟,终于脱掉了学霸的帽子,乖乖地做小女人,每天非常卡哇伊地对着老公说,老公,你好厉害哟,你怎么想得那么周到呢?你怎么这么快就把事情做完了呢?你怎么这么好呢?拿着崇拜的眼神望着老公说,老公,我好佩服你哟,你好厉害呀!我是你的超级粉丝喔,我嫁给你好幸福呀!我还教给老公怎么回答我的话,我问,老公,你爱我吗?老公看着我的眼睛,说,爱,非常非常爱! 然后,我就美得不行,心里暖暖的,甜甜的。虽然是我教给老公的话,可是我一点儿都不在乎呢,只在乎每次老公说完我都满心满怀的欢喜。文章里那个挑剔抱怨的“优秀”女人现如今一点儿不觉得自己优秀,而是每天都当自己是脑子“有锈”,跟老公和儿子说,是呀,我不会啊,不懂呢,听你的。今天早上出门忘记带上课用的CD, 急忙打电话满腔的恳求,老公,你能帮帮我吗?看着老公怒火冲天地开车过来,我竟然没有半点的情绪,高兴地冲老公喊,老公,谢谢你!你真好!就差给老公个飞吻了。老公无奈地摊摊手,说,行了吧,你。老公在饭桌上训儿子,不允许把粥剩在碗里,我对谁都没意见,只温柔地看着老公说,我能帮儿子求个情吗?我帮他喝了行吗?老公说,不行!我说,那我喝一半,他喝一半行吗?老公说,不行!呵呵,我其实不是要给儿子喝粥,我就是给搅合一下气氛。两人被我一搅合,谁也不生气了,儿子过来跟老公包袱剪子锤把问题解决了。这还是文章里那个只有道理和情绪,没有温度和智慧的女人吗? 对于儿子,我不知道是哪一天开悟的,学习完很长时间,我都在焦虑和担心之中。我跟别人家长说着学习不重要,在内心深处却暗暗地希望儿子要学习好,弹琴要好。我拿着撒手当方法,等待着儿子的奋发图强。我一次次地懊恼自己做不到对儿子的悦纳,我一次次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一次次地写内观表,寻找真相。我曾经声嘶力竭地哭,因为突然看到儿子的心里因为缺爱而形如荒漠,我痛得无以复加,更加是因为,我根本给不了儿子他渴望的。我在这个当下,问问自己,不再是一无所有。我能看到,自己的心田里有了一洼清泉,仍然不能汪洋,但已成绿洲。不知哪一天,我只简单地想享受儿子弹奏出来的音乐,以前为了钢琴对儿子拳脚相加的老公说,在他听来,儿子弹奏的钢琴曲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我可以坐在儿子的旁边,听着钢琴老师对儿子的不满,说,他最近弹得很认真很努力的。儿子上完钢琴课,无论老师评价怎样,我起码可以闭上嘴巴,跟儿子一路开心地聊着他要聊的话题,开心地回家。 有一天我在读《杨绛传》,读到钱钟书懂得7国语言,杨绛自学西班牙语,翻译了《堂吉诃德》,我忽然明白,其实,一个人只要有兴趣和动力,可以自学任何知识,知识不一定非要在学校里从课本里学到,也不一定非要在儿子的这个年龄段为了考试而学习。重要的是一个人是否会保持对生命的热爱,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对周围人的爱心。当我想到这些,我忽然对于儿子当下的学习感到释然。我接纳儿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无论外界评价如何,他是一个有着内在成长规律的独立的生命。我作为妈妈,只需要陪伴他一天天成长,陪他一起开心,一起伤心,陪他跌倒,爬起,前行,直到他渐行渐远,不再需要我的陪伴。陪伴,才是爱的真谛吧。昨天,我问儿子,你眼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儿子把我所有的爱好和兴趣一样不少地一一概括,我忽然有种莫名的感动,儿子是在用心陪伴着我,他在用心灵跟我对话,他的爱是真爱。当下的我,简单地享受着跟儿子的每一个互动,没有焦虑和恐惧地在一起,很美好。 我很享受上课的时光。以前课堂上的我,上课要展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博得学生的称赞和羡慕,听到一声老师的口语好棒啊,老师懂得的好多啊,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刻,也决定了内心时常充满的恐惧,那就是自己不够好怎么办?学生有更喜欢的老师怎么办?这个学期我却发现自己单纯地享受跟学生们在一起的感受,我不需要做学生们眼里完美的老师,我只需要把自己懂得的跟他们分享,不懂得的地方跟他们请教。所以,现在,我上课很轻松啊,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笑着说再来一遍嘛,我偶尔也有拿不准的时候,我坦白地说,这个我也不会啊,咱们一起想想看,要怎么理解呢?我发现自己可以在学生做得不够好的时候仍然自然地脱口而出,excellent, wonderful, well-done, great, terrific。我会发自内心地欣赏男生刚烫的发型,会耐心地等待学生思考出自己的答案,会替回答不上问题的学生打圆场。课堂上笑声多了起来,节奏缓慢了下来,我分明感受到爱在空气里流动,这样的课堂怎么能不享受呢?这个学霸终于走下了“神坛”,安于做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了。 今天再读自己曾经的呐喊,我也有些惶恐。因为离止于至善的境界还有十万八千里,看到郑老师又把这篇文章发出来,下意识的反应是,郑老师火眼金睛,洞见我的懈怠,来警醒我了? 好多篇智慧滋长表都指向一个问题,做真实的自我。从小生活在老师和父母眼光和评价里的我,早已经丧失了跟自己内在心灵的链接,把自己深深地埋葬起来,过着大家认为的生活。如今,我必须把内心的小女孩释放出来,好好用爱滋润她,她才会越来越有力量,越来越强大。可是,我常常不知道如何去释放她,她隐藏地太久太深,我需要用尽一次次的心力和哭泣才能拂去一点点尘土。看到郑老师所点评的话,我又如坐针毡。学习好的孩子往往是自私的。我最怕的就是自私这两个字,这两个字是如此刺耳,仿佛世界上最最耻辱的事就是自私,仿佛能对一个人所说的最难听的话便是自私。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这两个字便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还是因为妈妈曾经拿我和妹妹的比较给我带来的伤害? 总之,我不能够接受别人眼中自私的自己,于是我希望自己能够在爱与幸福里去付出,能够去温暖别人,能够多去参加活动,能够去做志愿者。可是,我却因为种种的原因,找种种的借口,总是走不出去,总是无法给别人温暖。所以,每当看到郑老师关于让付出爱的人先得到爱之类的话语,我就会难受。我就期待自己是那个付出爱又得到爱的人。呵呵,写到这里,我看见自己有小黑自己了。我总改不了学霸的臭毛病,拿着自己去跟其他家人比较,害怕别人,尤其是郑老师的眼光,害怕郑老师说,你看,这个人接受了这么多爱与幸福家人的温暖,怎么还不去付出呢?这个人怎么这么自私呢?呵呵,自私这两个字是可以杀了我的。我什么时候能接纳自己的自私,我就强大了。 今天我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来,我已经强大了一点点了。我等待着自己爱满自溢的哪一天。家人们,你们愿意耐心地陪着这个自私的小女孩长大吗?陪着她越来越不自私吗? 无论如何,我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