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你就输了吗?

认真你就输了吗?

2016-03-03    04'56''

主播: 善如意

304 9

介绍:
被误解是所有表达者的宿命。每篇文章写完,难免有人称许有人反对。但出乎预料的是,比起鲜明的立场,更多留言往往持另一种姿态:认真你就输了。 批评电影价值观扭曲,会有人说,生活压力那么大,进影院不就找个乐子,认真你就输了。讲述爱情里人性的暧昧和阴暗,会有人说,人活一辈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真你就输了。写流行歌曲的故事,提及明星的轻浮或辛苦,依然有人说,娱乐圈不就这么回事,认真你就输了。 按我理解,认真你就输了,本意是一种宽慰。凡事不必偏执,更不要钻牛角尖,当行至死路,不妨留一点后退的余地。这里的“认真”,对应的是认死理。 可很多人援引这句话,论频繁程度,俨然已经视作大量事情的前提。还没有付出什么,就做出超然物外的姿态,乍看是一笑而过的潇洒,实质是无所作为的消极。在这里,“认真”关联的是努力。 我上学的时候,也很看轻努力。好像读书这件小事,分分秒秒专心听讲,回家功课兢兢业业,花了老大力气才考个好成绩,算不得什么能耐。有一搭没一搭地学着,该打游戏打游戏,该谈恋爱谈恋爱,还能名列前茅,才是真本事。 相信每个人都有那种叫人讨厌的同学。拿到一张90分的试卷,还情绪低落地说“哎呀这次发挥好差”。考前分明紧赶慢赶地K书,临了却坚称在玩。背后的逻辑预设是相同的:认真是蠢笨之人的选择,智商欠费才要拼命努力。 可接触更多人,经历更多事之后,发现说滥的话自有道理。人和人的天资固然有别,但差异到底有限。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真的会比你更努力。 前两天看到咪蒙的文章,分享微信公众号的成功经验。我很早就知道她,印象最深的是她的自述:但凡看到好玩的段子、点子,她都要记录下来,在电脑文件夹里分类留存。别人看电影逛街的时间,她用来写作。别人下午茶泡吧的时间,她用来思考。 在普通人为小概率的侥幸欢喜不已的时刻,胸怀更宽广的强者连喘歇的间隙都鲜少留给自己。改变自己是最难的,聪明人要超越捷才与机敏的局限,转向平心静气的踏实,也许是更曲折的成长。 认真不是原罪,不必耻于承认。相反,随口的认真你就输了,倒像是在不经意间,对自己荒疏和懒惰的开脱。直到今天,想到读书时的幼稚,我都颇感羞愧。 奋斗的本质,就像李宗盛写:“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就像钱锺书先生说:“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不认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如果一定要以输赢论,认真能不能赢,或许未必。但不认真,一定离输家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