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水夜来秋月》【唐】温庭筠

《镜水夜来秋月》【唐】温庭筠

2017-08-28    08'49''

主播: 柳醉春烟

210 1

介绍:
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唐]温庭筠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和词人,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温庭筠精通音律,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原文] 镜水夜来秋月,如雪。采莲时,小娘红粉对寒浪。惆怅,正思惟。 [译文] 池中水波平如镜子,映照着夜空中的一轮秋月,月光皎洁如雪。正是采莲的时节,那采莲的少女,红粉盛妆却只能空对着寒冷的水波,不由感到万分惆怅。她人在采莲,心中却思量着远方的情郎,愁思难解,黯然神伤。 [赏析]   这首词开头“镜水夜来秋月,如雪”描写秋天夜色,皎洁明媚的月光,倾泻在平静如镜的水面上,好像洁白的雪。点出时间是秋天的一个月色明媚的晚上,并以秋月之景,渲染出一种浪漫的气氛:有良辰必有美景。“采莲时”点出了人物活动的地点,这个活动地点是个重要的背景,因为在南方采莲季节常常包含着男女表达爱情的活动,是一个浪漫的季节,只有交待这一场所,才能更好的展开下文,是一种铺垫,这样才能使下文的意境更充实,更能够把握女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小娘红粉对寒浪”,“小娘”是指采莲女,诗中的女主人公。“红粉”,是说采莲女正值青春妙龄,打扮的十分美丽,楚楚动人。“红粉”两字用简练的笔法勾勒出了采莲女的外貌特征,也体现出一种淡雅丽饰的色彩美,女为悦己者容,采莲女一出场就给人清新淡雅的感觉。而“寒浪”则是对“红粉”的衬托,以及对心境进一步的解说。“红”在这还象征着青春、热烈、希望和期盼,“寒”表面上看,是对秋月的进一步解释,指“孤寂和寒凉。”而内涵则是表示孤单和寂寞,是用周围的环境和气氛,来揭示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在这镜水如月之夜的浪漫季节,心起涟漪故而“惆怅”,进而有所思。“正思惟”,就是这时心境的真实写照。这季节,花好月圆,情歌缭绕,四处回响,轻舟荡漾,激起浪花朵朵,而自己的恋人不知在何方,不禁心潮激荡,思绪茫茫,无人能解其中滋味。正是越思越想,越想越愁,越愁越伤感,“剪不断,理还乱”,愁绪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