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如你》
——致妈妈的六十岁生日
文/初心
讲述/初心
妈妈是五十年代出生的孩子,是家中的老幺,排行第六。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三个姐姐。据说家里也还有没养活的孩子。姥姥去世的时候妈妈只有七岁,于是哥哥姐姐们便担起了照顾她的责任。二姐比妈妈大7岁半,平日相处得最多,既是玩伴,更像个小妈妈,也因如此,直到现在,妈妈与二姐最为亲密。许是受了妈妈的影响,我从小也最容易在二姨面前撒娇淘气,觉得她俩很相像,让我不受拘束。
听二姨说,妈妈小时候胆子特别小,白天在外听了大人讲吓人的故事,晚上回到家是不敢关灯睡觉的,总害怕床底下有什么,她们会战战兢兢的探出脑袋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直到困得睁不开眼,才能睡去。所以现在,每当我埋怨妈妈"胆小怕事"时,二姨总会替妈妈辩解:“不能怨你妈,那是小时候受了惊吓”。
五十年代出生的孩子是不易的。幼年时三年自然灾害,饱受饥饿;少年时文化大革命,中断学业;青年时上山下乡,把青春留在了广大农村……除了“胆小怕事”,妈妈还有着50年代人共有的特质:正直、认真、吃苦耐劳,朴实本份,乐于奉献。
1977年,妈妈到了该工作的年纪,因为外公是位老中医,妈妈原本该去学医的,可一句“劳动工人最光荣”,让青春洋溢的她带着那份自豪坚定的走进了工厂,成了一名普通的劳动工人。也正是在那里,妈妈遇见爸爸。那时的妈妈很美,长长的麻花辫,一双闪着光的大眼睛,很有灵气,想必是很招人喜欢的。那时的爸爸,自然也是个十分帅气的小伙儿。听妈妈说,那时在食堂吃饭遇见爸爸,爸爸总会悄悄给妈妈递上小板凳,而这张小板凳可是暗藏玄机的,会有一张夹带的“小纸条”。只可惜,这些小纸条没有被保存下来,以至于我们这些后辈们无从“考证”,大概这是只属于他俩珍贵的时光记忆吧。后来,善良的妈妈开始把吃不完的粮票分给吃不饱的爸爸。再后来,妈妈做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1982年元月,他们有了一个盛大的、上十对新人一同喜结连理的集体婚礼。再后来,就有了我和弟弟。
妈妈不是一个懂得浪漫的人,但却绝对是一个懂得持家过日子的好主妇。爸爸兴趣颇广,象棋、篮球、乒乓球,台球……我还记得,有时为了阻止爸爸外出,我和弟弟会摆成一个“大”字站在门口,当起“小门神”,替妈妈挡住想要外出贪玩的爸爸。尽管如此,爸爸也总还是能趁我们一个不注意,便偷偷溜了出去。我想妈妈一定是给予了极大的包容,才让爸爸有足够的时间、空间进行自己的爱好。以至于,小时候我的记忆里,陪我玩耍的大都是爸爸,而妈妈却是有几分严厉的。
真正了解妈妈的辛苦,是从我的初中阶段开始的,那时,原本就腿脚不便的外公中风后,身体更差了,基本的饮食起居都需要人照料。而我,即将面临中考,每天一日三餐,得靠家人送到学校。爸爸出差在外、不在家中,于是妈妈便每日奔波于为我送饭和照顾外公之间。也是从那时起,一直和妈妈不那么亲热的我,真实的感受到了妈妈的温柔和善良。
虽然,直到现在我依然不是那个善于陪妈妈家长里短、细语闲聊的温顺小女儿,但,妈妈的淳朴与善良,却影响和扎根在了我和弟弟的内心深处。
2006年,年近80奶奶不小心摔了一跤,股骨头断裂,由于年纪太大,手术后也无法恢复,终是躺在了床上。这一躺就是上十年。十年里,奶奶的吃喝拉撒,全都是妈妈一个人在照料。十年里,讲究的奶奶一直干干净净的,甚至没有生过一个褥疮。虽然妈妈从不曾这样说起,但我们知道,这十年,奶奶的受伤,改变和束缚住了妈妈全部的生活。可即便如此,即便嘴里带着些许埋怨和唠叨,妈妈心里依然觉得,照顾奶奶就是她的责任。奶奶走的时候,家人都在身边,是妈妈含着泪,为奶奶擦拭净身子,让奶奶安然入睡的。虽然小时候,我们也时常听到奶奶与妈妈的各种争争吵吵,但到最后,看到性格刚硬的奶奶对妈妈如此的信任和依赖,我心里总觉得,这对婆媳一起拌嘴、吵架,一起家长里短,一起料理家务、照顾孩子,生病时也相互照顾,就这样磕磕碰碰、相依相伴了几十年,她们之间的感情早已不是母女,更甚母女呀。
奶奶离开后,妈妈的生活好像一下子被掏空了,她伤心,更害怕,甚至不敢住在家中,总会不自觉的想起奶奶。好在担心她的二姐将她召唤到了身边,帮忙照顾可爱的小外孙。虽然又会有些辛苦,还会时不时和亲密的二姐拌拌嘴,但妈妈没有停下,她仍然延续着自己的淳朴、慈爱与善良。而这也是我平凡又伟大的妈妈,给予我和弟弟的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