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8~10)· 如实知自心

第七天(8~10)· 如实知自心

2020-05-17    28'18''

主播: 楚耘

171 5

介绍:
(八) 安住于心的本来状态的就是安住在心无所住的状态。大家体会一下,在这个状态中,心有分别散乱吗?没有。这种无散乱的状态是努力造作、刻意修炼控制而来的吗?不是。这就是心本来的状态,这才是真正的大休息,大放松,而所有的分别、散乱都是紧张、造作。 你们确定听懂了吗?所以不要怀疑,“噢,它每时每刻都显现为各种境界,那我现在安住的是个啥呢?”当你不住相的时候,你就在无相之中,不住相并不是要把那些相都给灭了,而是各种各样的境界正在森罗万象地显现的时候,我们无所攀缘执着,就自然在本地风光之中。不是听说你们几个都见到心性了吗?你们当下体会一下,当你安住于心本来的状态时,是不是心无所住?外面的鸡叫不是也听得到吗?眼前的景象不是也见得到吗?我在说什么不也是知道吗?当下现成,毫无障碍。万象森罗许峥嵘,虚空不碍白云飞。是不是这样? 像克里希那穆提、肯威尔伯也把这个状态描述为“被动的觉知”,即觉知不再主动***意力在任何点上,只是歇在自己本来的状态中,让一切在其中显现而不执取。 (九) 下面讲《楞严经》中的两段经文来帮助大家理解。在佛经里面《楞严经》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来就有“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之说。《楞严经》就是教我们怎么契入心本来的状态,也就是本地风光、本觉、本始基、觉性、真心本性等等。讲这几小段,帮我们加深理解,同时也给大家一个启发,就是接下来你们还是要诵读一些经论,不要光凭经验,要用佛法的经典来印证自己的体验。 那么我们看中间一段啊,“若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这句看到没有?这句非常重要。什么叫“生灭心”?就是我们的造作心,出于我们的理智、情感的考量而生起的想法、看法、理解,也就是我们的作意造作,这叫 “生灭心”。“本修因”就是根本修行的因地、基础、依据。“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也就是说你要用理性的意识活动为修持的基础、依据,而想求得佛法不生不灭的智慧,那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水中捞月。换句话说,你必须要无造作的状态去修持佛法,必须要从心本来的状态为因地去修持佛法。 比如说我们念佛,想往生极乐世界,这都是你理性地造作,对不对?这就叫“生灭心”。听得懂吧?你一生下来的时候不知道有极乐世界,对不对?是后来才有的,后来才生出对极乐世界的理解,并且在这个理解上来修持,这就叫“以生灭心为本修因”。凡是由因缘而生的,都叫“生灭心”。配合《金刚经》所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样结合起来你就懂得这句话了。如果你修行的基础、依据、起点都是生灭的、因缘的、造作的,那么果也一定是生灭的。而且有因有果,就有时间、空间,这些都是生灭法。禅宗的这一法是即因即果,因果同时,本地风光是我们本自具足的,非因修而有,非因不修而无,悟是悟这个本地风光,修就是在这个本地风光上修,成就也是在本地风光上成就。这是非常重要的见地。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之所以我们生死相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在轮回中相续不断地流转,都是由于我们不知道有一个“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常住者,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真心者,本来如此,不假修持,非造作而有;性净者,其性本来清净;明体者,其体明了觉知。也就是说,我们不知道有那个真心本性,不知道有心本来的状态,不知道有本地风光。结果呢“用诸妄想”,就完全依赖我们的妄想,依赖我们理智情感的想法、看法、观点。“此想不真”,而这些头脑的想法妄念,它不是真实的,它是由我们真心本性显现出来的一个无常的境界,“故有轮转”。 接着看下面:“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两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这一段意思很明了,不再多说。 “云何二种。”是哪两种呢? “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我们之所以在这个生死苦海中无始轮回流转,就是因为我们执着于攀缘心、分别心,把它当成我们的根本,我们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上。生死的根本是哪里呢?就在于我们用攀缘心,都依赖攀缘心,活在攀缘心、分别心的境界里面,我们不能做到心无所住。 这是说的轮回生死这一面,下面说的是涅槃解脱的一面。 “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元清净体,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我们生命的根本,生命的本元,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心本来的状态,就是本地风光、本来面目、本觉、真心本性、平常心。什么叫“识精元明”呢? 你比如说我们有六根、六识,我们眼识的作用就是眼睛看东西,噢...眼前这个是日本的榻榻米,这就叫“识”,也就是分别认识作用。“识精”是什么呢?就是我看它时**出去的注意力,这是“识”里面的“精”。我们认识一个对象,先是**注意力,然后刹那之间过去的经验记忆就附会上去,于是我们就分别出所看到的是什么了,几乎在你注意力**时分别就附会在其中了,其中的注意力的部分,叫“精”,分别认识作用就叫“识”。“识精”就是我们六根里头还没有产生分别作用的觉知。就好像我们通过眼根**出注意力,注意力里面是没有分别的,但是紧接着很快我们的过去的业识、经验、记忆就跟着进来了,噢...这是桌子,这是灯……,其实“识精元明”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性。没有“精”,“识”是无法起分别作用的,“识”必须依“精”才能够生起各种各样的认知作用。“缘所遗者”,“缘”就是“识”所分别认知的对象,简单地说,就是心能够认知对象,但对象不能认知心,妈妈能够生儿子,儿子不能生妈妈。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性能够生起各种各样的境界,但是所生起、所分别出的那个境界不能够、没有能力回过头来去认识心本身,这就叫“能生诸缘,缘所遗者”。这也就是前几天我们讲的,1、我们有心,2、我们要认识这个心,3、因为是心在认识一切,包括认识自己,如果不认识自己的心,终究我们什么也无法真正认识。由于我们“遗此本明”,忘了我们本来就有的、能够认识一切的这个空明之心。“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虽然终日修行,但由于不认识这个心,所以,最终难免还是沦落到六道轮回。 这二段其实很直白,你们多诵读几遍,就越读越会心,边读边用自己的心去体会它。 (十) 接下来是《楞严经》关于通过眼根来见性的一段开示:“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见空之时,见非是空;见塞之时,见非是塞。四义成就!汝复应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 我们现在身处在灯光明亮的房间,所以周围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但你那个能见的心,你这个注意力不是这眼前种种的境界。当所有的灯都熄了,黑到伸手不见五指,我们看不看得见?还是看得见,我们看见一片黑暗,看见“什么都看不到”的那个境界,对不对?那个能够看见的功能是不是那个黑暗呢?不是,对不对?那个注意力并不是眼前这个黑暗的境界。 “见空之时,见非是空;见塞之时,见非是塞。” “塞”就是屏障、阻碍,“空”与“塞”正好相反,通畅无碍。比如,我们走到窗户边上就可以看得很远,而坐在屋里就会被墙阻碍住视野,但我们能够看的功能却不会有任何变化。如果说因为墙的阻隔而看不到很远的地方,把阻碍拿掉,我们应该仍然看不到墙壁以外的远处,事实上,一旦墙壁拿掉,远处的山、树也都随之看得到了。也就是说,我们的能看的功能不会因为客观的东西的阻碍而变化。墙把你的视线堵住了,使你看不到外面的山和树,你见到这个障碍物,障碍物不是你的“能见”,听不听得懂?它在这里举例说明,“明暗通塞”的一切境界都不是我们“能”见的心本身,都是心“所”看到的对境。 “汝复应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这一句是总结。你看到某个对境的时候,能看的心,你的觉知,不是那个对境。比如说你看到一朵花,你的注意力不是花,对吧?你“能看”的心不是花。 “见犹离见”,是说,你想去认识那个注意力,认识那个能见的本体,要见到那个所谓心本来的状态,是不可能的,因为你就是它本身,只有通过境界的显现来体会那个觉性的存在,而不要试图离开对境单独找到一个“觉性”、“本来风光”。根本上说,它不是你可以见的一个对象,你就是它,你就是注意力,你就是觉知本身,它不可能再找到一个所谓的“觉知”。如果还存有这样的想法,古人谓之“骑驴觅驴”,《楞严经》谓之“迷头认影”。 前面我们说“哦...你不要去看那个花啊,你要去体会**出去的那个注意力,不要注意花,注意那个注意力。”这是不得已的说法,是一个方便。“见不能及。”不是说心本来的状态、觉知、本觉很神秘,很深奥,而是你就是它,你不可能再找到一个所谓的“心性”、“本觉”。就如同眼睛无法看到眼睛,但并非看不到它就不存在或者它很玄奥。 我们说心的本来状态、本觉、心性、觉知、本地风光等等,它在哪里?它是什么?对不起,“见不能及”。“能及”就说明你可以去理解它,感受它,分辨它,捕捉它。“见不能及”,因为你就是它。“见犹离见”的意思就是说,当你安住于觉知、本来面目时,你不要觉得“噢....我安住在觉知之中,安住在明空之中,就是这个。”这时不辩、忘言这二句口诀很重要。你要离开对当下的理解、分别、评判,你不要想“噢...是这个吗?噢...就是这个状态,这个状态好棒噢……”这都不是的,知道吗?那么,这个本地风光或者心本来的状态到底是什么状态呢?它说“见不能及”,不要去理解,动一念就错了。听明白了没有? 多读几遍,这几段都不难懂,这是特别摘出来帮助你们来理解我前面讲的这些,其实说的是一个意思。关于前面讲的那一段,你们要好好的思维,在打坐中好好的体会。我们有心,我们心的本质是明,所以无所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