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367.黄州(陆游)

诗367.黄州(陆游)

2021-10-13    07'59''

主播: 长水退士(古诗词)

192 1

介绍:
黄州 南宋 陆游 七言律诗 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 注释:①黄州:在今天的湖北黄冈市。黄州的赤鼻矶(jī),后人常将其误为三国时的赤壁战场,而作吊古伤今之论,其中尤以苏轼的前后《赤壁赋》为著。诗人在这里也将错就错,藉以抒怀。②局促:受约束而不得舒展。楚囚:《左传·成公九年》:(公元前582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zhí)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此典后人多用来指处于困境而不忘故国的人,这里与“局促”并提,则主要用“南冠被絷”之义。“被絷”则失去自由,“南冠”表示陆游心系江南故乡。③迁流:迁徙、流放,指被远遣到巴蜀任职。齐优:齐国的优伶(líng),即女乐。《史记·乐书》:“仲尼不能与齐优遂容于鲁。”后借指一般优伶。优伶须曲意承欢,讨好于人,陆游正用此意。④江声不尽英雄恨:暗指杜甫诗:“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⑤草木秋:草木到了秋季枯萎。⑥羁愁:亦作“羇愁”。旅人的愁思。⑦陈迹:遗迹。指过去的事迹;旧迹,过去的事情(物)。⑧生子何须似仲谋:仲谋,三国时期诸侯孙权,字仲谋。建安十八年,曹操率领四十万大军进攻濡须口,孙权率兵七万抵抗月余,曹操远远的见对面将士严明整肃,孙权英武异常,颇为羡慕。不禁脱口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耳!”。后人常以此比喻希望晚辈英贤。 译文:常常悲叹自己像楚囚一样受束缚而不得舒展,遭到流放、贬逐还要像伶人一样取悦于人。江水诉说不尽前朝英雄们的遗恨,对草木秋黄,天意是无私的。远行旅人的愁思更增添了一丝白发,冬天里乘船经过黄州。你看赤壁最终还是变成了一片遗迹,那么生儿子又何必一定要像孙权那样英武呢。 背景: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陆游受命为四川夔(kuí)州通判,次年,他沿江前往赴任,于八月间到达黄州。见前代遗迹,念时事艰危,叹英雄已矣,顾自身飘零,无限伤感,油然而起,遂形诸诗篇。黄州的赤鼻矶,后人常误为三国时的赤壁战场,而作吊古伤今之论,其中尤以苏轼的前后《赤壁赋》为著。诗人在这里也将错就错,藉以抒怀。抒发他的政治抱负和渴望祖国统一的激情,表达他对于国耻未雪、壮志未酬的愤慨情怀。首联诗人悲叹自己的难堪;颔联诗人借景鸣心中的不平;颈联续上联,借眼前之景,反复致意“英雄”之恨;尾联诗人借景感事言志。这首词词意凄怆,感情真切深沉,悲痛低沉,哀惋悱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