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斓志》51 一生功业:浪漫的枝丫下

《斑斓志》51 一生功业:浪漫的枝丫下

2023-04-12    09'32''

主播: 晨读者

285 1

介绍:
浪漫***茂长难遮理性***枝干,华丽***言辞须有清晰***理路。苏东坡是一个不唯新不唯旧、思辨力极强***人物。世人常记住他***一些趣味和风采,噱头,各种传说。他自己***一些闪动异彩***文字更是加重了想象。出于审美***快感和愉悦,后人愿意构画出自己心中***苏东坡。在多于牛毛***文字里,在一部部野史中,人们编造出许多关于他***耸人听闻***故事。一些离奇故事附丽其上,以讹传讹。比如他本来没有妹妹,可是一个流传甚广***故事中,竟然把诗人秦观和一位聪颖美丽而又顽皮***“苏小妹”撮合在一起。 人们也常常认为,一个豪情万丈***浪漫诗人一定是任性纵情***,很难在实务中发挥长处。这样***看法竟然在当年***朝廷中、在新******代表人物如王安石那儿也有过。王安石认为苏东坡逼人***文辞来自纵横家,来自孟子和荀子等流脉,而不是一个真正***原儒。他***同***更把苏东坡诬为一味狡辩***文人,是只图口舌之快***辩士,对国家政事一无所用:这样***人物有百害而无一利,皇上应速速弃之。对这些议论和贬斥中伤,最高统治者宋神宗是犹豫***。有时他在矛盾中优柔寡断,不知该信谁***更好。他每每为苏东坡***奏表而感动,有时又在这绚丽***一泻千里***语流中感到惶惑。也许我们觉得苏东坡应该使用更为朴素直接***文字来表述自己***政见,还公文以应有***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彰显主旨。由此看,苏东坡在这方面也稍有疏失,但没有办法,因为这是他***本来面貌,是自小形成***行文习惯。 他是一个激昂***歌者,一个饱读诗书、被古往今来才华横溢***文人深深熏染***读书人。他采用***语言方式既来自血脉,又来自熏陶,它们已无可***变,这一切就表现在苏东坡***策论和奏表中,它们一如诗章,想象奇异,纵横捭阖。比起他***韵文和闲文,这些文字已经显得肃穆沉郁了许多,但还是有无法遏制***洋洋洒洒,这在那封著名***万言书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对于政务繁忙、日理万机***宋神宗来讲,这篇奏章实在是太长了一点,而且有咄咄逼人***口气、势在必得***坚持,读来太过刺激。不要说在肃穆凛然***封建宫阙中,即便在一般***官场上,苏东坡***这些策与表都显得过于热情和放肆了。放肆是大忌,热情更是大忌,只会引火烧身。他没有及时让自己冷却,让情感降到冰点,让干硬和冷酷与周边环境相谐调。没有这样***隐藏力和忍耐力,在朝廷立身是万万不能***。 在北宋那个特殊***政治语境里,有些物事又与一般历史阶段大有不同。自宋太祖以来,吏治大异,因为自开国之初就立下了文人政治,而且提倡大开言路,不准以言治罪。这就使北宋产生了寇准、包拯、范仲淹、欧阳修、韩琦、司马光、范镇等一大批直谏者。他们都是一些真正意义上***文人,更是诤臣,能够直言不讳,作振聋发聩之声。北宋***文人就是在这个“黄金时代”里,培育出一种勇谏***性格和进击***力量。少年苏东坡就是在这样***理想氛围中长大,有自己心中***高大榜样,效法他们、追逐他们,一直到走入朝堂。实践***机会一旦来临,浪漫***气象就会焕发,它和勇气结合一起,冲腾而出;就像一棵从眉山移栽到宫廷之上***树木,不合水土却又绿叶蓬勃。这种生长是如此***突兀和冒险。这里很快夜幕四合,没有光亮,危难之期很快到来。不需要等待太久,砍伐***巨斧已经举起。 后面***情节我们已然知道,他遭受李定和章惇一类人物迫害,九死一生。 第一次大贬谪结束,他再次身居高位,与重新掌权***旧***人物并立朝堂。这是他一生最值得珍视***一个时段,只要不傻都会抓住这个机会,而苏东坡却没能做到。此时***诗人在地方州府久经历练,实践经验异常丰富,已经是饱尝各种滋味***务实者了,所以才对旧******卷土重来保持了一份警觉和质疑。也许从一般常情来看,他对司马光***冲撞与反对是大为不宜***,甚至可谓不智之举,但这一切在真理***追求面前都不算什么了。他根据***是自己***实际经历和诸多事实,而非一己之私,并没有一味反对新***之政。在这里,他既不是保守***也不是*********,而是一个求真***和务实***。那个意气风发、同时又有点意气用事***苏东坡,已经成为过去。那个在人们眼中下笔千言如有神助***俊才,如今已经变为实际操作***能手,富有理性精神,是第一流***实践者。他***足迹遍及七州,可以毫不费力地援引无数例证,好像生来就是解决棘手问题***能手。 历史记载中有一件趣事,涉及北宋著名诗人李之仪:他曾经跟从苏轼到边远的定州做幕府,妻子是才识高远的名门闺秀,她从初见苏东坡的疑虑,到观察下来的折服和感叹,都得到了十分清晰的记录。这位女士在旁观看诗人如何处理公务,原以为这样的人物难免有空谈和游说之弊,想不到此人处理政务异常迅速、有条不紊、干净利落。“邂逅子瞻遇余方从容笑语,忽有以公事至前,遂力为办理以竟曲直。”“信一代豪杰也。”(《姑溪居士妻胡氏文柔墓志铭》) 人们常常将浪漫情怀与缜密理性及务实精神作对立观,是一种莫大的误解。没有理性的枝丫,浪漫的绿叶就难以丛生茂长。我们只看到这棵强旺的巨树庞大丰满的形状,像青烟一样喷薄而上的气势,却忽略了内在的决定力:它有坚强的骨骼、粗壮的身躯,更有深深扎入泥土的根脉。那些游走于地泉和砺石的生命脉管是如此顽韧、发达和深刻。我们看到了后者,理解了后者,再去仰望空中的挺拔昂扬,结论和感想也就迥然不同了。粗枝大叶,是人们容易犯下的一个错误,一个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大错。真正的浪漫者、风流者,必定拥有更强大的根基,不然就是一场虚妄的夭折。 尽管苏东坡命运多舛,坎坷无尽,从高巅滑下深谷,但他绝对不是一个失败者。他是作为一个顽强抗争、百折不挠的形象,屹立在历史尘烟之中。他以区区六十余年的生命,创立万卷诗章、三州功业,更有功业之外的累累硕果。当我们尝试走近并进入它的内部时,会发现其中曲折无限,琳琅满目。那些不可思议的长廊,那些让人赞叹的穹顶,都是最大的建筑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