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表明自己迫切希望参与治理天下国家的愿望。
原文
孟子去齐,尹士(齐国人)语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 然且至,则是干泽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士则兹不悦。”
高子(孟子学生)以告。
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 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 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 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 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
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
译文
孟子离开齐国。尹士别人说:“如果孟子不知道齐王不可能成为商汤王、周武王,那就是他的不明智;如果知道他不行,但还是跑来,那他这是为了图富贵。千里迢迢来见齐王,政见不合又离去,在边境的昼县住了三个晚上才走,为什么故意这样拖拖沓沓呢?我就是对这个不满意。”
高子把这些话告诉了孟子。
孟子说:“那个尹士他怎么了解我呀?千里迢迢来见齐王,这是我所希望的;但是政见不合而离去,难道是我所希望的吗?我也是迫不得已啊。我在昼县投宿三天才离开,这对于我的心情来说仍然认为太快了啊,我想齐王也许会改变态度吧!齐王如果改变了态度,那一定会派人召我回去。但是直到我离开昼县齐王仍然没有派人来追,我这时才最后下定了坚决回去的决心。我虽然这样做了,难道内心能舍弃齐王吗?他虽然不能做汤商、文武,但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齐王如果任用我,那么岂止是齐国人民获得安宁,天下的人民都将获得安宁快乐。齐王也许会改变态度吧,我曾天天盼望他!我难道是那样的小气人吗?向君王进言没有采纳就发脾气,满脸不高兴的小人样子都表现在脸上,一旦离开就非得用尽一天的力气才停止吗?”
尹士听到这些话之后说道:“我真是个没有眼光的小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