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蔑视权贵人物而推崇品德高尚的人。
原文
景春(孟子同代人)曰:“公孙衍(魏国纵横家)、张仪(魏国纵横家)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
纵横家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就让诸侯恐惧,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样的人怎么称得上大丈夫呢!您没有学习过礼仪吗?男子成人时要举行戴冠礼,由父亲主持这事;女子的婚嫁,由母亲主持,将她送到大门口,告诫她说:‘你到婆家去,一定要恭敬紧慎重,不要违拗丈夫!’以温顺作为正道,这是妇女通常的准则。(男子呢)应居住在天下最广阔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宽大的道路(义)上;能够实现志愿就和人民一道前进,不能实现志愿就独自坚持自己的信念;富贵不能使我放纵享乐,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卑躬屈膝,这样的人才够叫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