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强调:天命靡常。国君只要自己自强不息,就可以大有作为。
原文
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涕出而女于吴。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如耻之,莫若师文王;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诗云:‘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guan)将于京。’ 孔子曰:‘仁不可为众也。’ 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诗云:‘谁能执热,逝不以濯?’ ”
译文
孟子说:“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德行平常的人服从德行高尚的人,才能一般的人服从才能突出的人;社会动荡政治昏暗,小国服从大国,若果服从强国。以上这二种情况,都是天意。顺应天命的人生存,悖逆天命的人灭亡。当年齐景公说:‘既然不能命令别人,自己又不愿接受命令,这只有绝路一条了。’ 他只好流着泪将女儿嫁往吴国做人质。现在这些小国家跟着大国学称霸道但又耻于接受大国的命令,这好比是愿做学生却又耻于听从老师的命令一样。如果真认为耻辱,那不如学习周文王,学习周文王,大国只要五年,小国只要七年,一定可以把仁政推广到普天之下了。《诗经》说‘殷代的后世子孙,数目何止十万,上天既已授命,他们只得服从周朝。’ 又说:‘他们对周朝称臣,足见上天意志常变动。殷朝的臣子个个仪表堂堂,他们将去周京协助祭祀。’ 孔子说:‘仁的威力是不可以人数多少计算的。一个国家君主爱好仁,那就会天下无敌的。’现在有些人既想做到天下无敌,可自己又不肯实行仁政,这好比是害怕炎热却又不肯去洗澡一样。《诗经》 说:‘谁不害怕这炎热,可你怎么不去洗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