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万章(上)~第2章

第九篇万章(上)~第2章

2019-09-11    08'18''

主播: 吐故纳新681

267 1

介绍:
孟子叙述舜在家庭关系极其反常的环境中,仍能保持爱亲人的天理仁心的事迹。 原文 万章问曰:“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 孟子曰:“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 万章曰:“舜之不告而娶,则吾既得闻命矣。帝之妻舜而不告,何也?” 曰:“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妻也。” 万章曰:“父母使舜完廪,捐阶,瞽瞍焚廪。使浚井,出,从而掩之。象(舜的弟弟)曰:‘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栖。’ 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君尔!’ 忸怩。舜曰:‘惟兹臣庶,汝其于予治。’ 不识舜不知象之将杀己与?” 曰:“奚而不知也!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曰:“然则舜伪喜者与?” 曰:“否。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彼以爱兄之道来,故诚信而喜之,奚伪焉?” 译文 万章问孟子说:“《诗经》上说:‘迎娶妻子应该怎么做?一定要事先告诉父母。’ 相信这些古训的,该没有谁比得过大舜吧;可是舜自己却没有告诉父母就娶了妻,这是为什么呢? ” 孟子说:“他告诉父母就娶不成妻了。男女的婚嫁结合,是人生主要的伦常关系;如果先告诉,那将会使这种伦常关系被废弃 (后代断绝),结果又会让父母怨恨,所以他就不告诉父母了。 ” 万章又说:“舜不告诉父母就娶妻子,这个道理我已经理解了;那尧帝嫁女给舜也不告诉舜的父母,这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尧帝也知道如果告诉他父母,那就会嫁不成女儿了。” 万章又问道:“他父母要舜去修理粮仓,(他一上屋)母亲就搬走梯子,父亲就放火烧仓。 后来又叫他淘水井,父亲先出,就用土去填塞水井。象以为舜死了,说: ‘出主意弄死舜都是我的功劳,圈里的牛羊归父母;仓库的粮食归父母;兵器都归我;琴归我;弤弓归我;让二位嫂嫂替我整理床席。’ 象径直往舜的住房走去,谁知舜正坐在床上弹琴。 象慌忙说:‘我真是想念你呀。’ 他显出难堪的样子。舜说:‘我思念着这些臣属和百姓,你就帮助我管理管理吧!’ 不知道舜当时是否知道象原来是打算谋害自己的? ” 孟子说:“舜怎么会不知道呢?象忧愁他也感到忧愁,象高兴他也感到高兴。” 万章说:“照这样看,舜的高兴是假装的喽?” 孟子说:“不是。从前有个人送了条活鱼给郑国宰相子产, 子产派管园子的人拿到池塘里养起来。管园林的人煮熟吃了,回来报告他说:‘刚刚放下去时,它慢慢悠悠地游;一会儿就摇摇摆摆起来,神气十足的消失在水中。’ 子产高兴地说:‘它得到应去的地方了!它得到应去的地方了!’ 管园林的人出来,说:‘谁说子产聪明呢?我把鱼煮熟并且吃光了,他还说,它得到应去的地方了!他得到应去的地方了!’ 所以诚实的君子可能被某种合乎情理的方法所欺骗,但不可能被不合道理的东西所蒙蔽。象既然用敬爱兄长的正当理由而来,舜就诚心实意相信他并感到高兴,这怎么会是假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