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认为,能否注意从大体出发行事,是君子与小人的重要区别。
原文
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译文
公都子问道:“大家都是人,但有的人是君子,有的人是小人,这是为什么?”
孟子说:“服从身心主要部分行事的是君子,服从身心次要部分行事的是小人。”
又问:“都是人,有人能服从身心主要部分行事,有人却服从身心次要部分行事,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象耳朵眼睛这类器官是不会思考的,因而易为外物所蒙蔽。它们一接触外物,往往就被引上迷途了。心这种器官善于思考,能思考就能把握本性,不思考就把握不了本性。心是上天特意赋予人类的器官。所以我们要首先树立这主要的器官,而那些口、腹等次要器官就不能来诱使你迷惑了。能这样就可以成为君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