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四季养生(一)四气调神大论

第五章四季养生(一)四气调神大论

2023-12-12    05'40''

主播: 吐故纳新681

114 2

介绍: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第五章四季的养生 《黄帝内经》中讲的春天,不是单纯的春天的概念。春天只是一个比喻,比喻人生命的初始,比喻万事万物的开端,比喻人的青春。所有事物的开端都可以从春三月开始。把这段话弄明白了生活也就弄明白了。 一、四气调神大论 《四气调神大论》是《黄帝内经》的第二篇文章。文章注重的一个是气的问题,一个是调神的问题。而这两者依准的仍然是《黄帝内经》的养生原则,就是因天之序,顺应四时,顺应东南西北,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要则。 《黄帝内经》中为什么不说“四季调神大论”,而是说“四气调神大论”呢?四气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四气实际上就是指跟四季相关的气。在《黄帝内经》里,黄帝曾经问过他的老师岐伯,到底什么是气。岐伯在回答的时候非常为难,他告诉黄帝“此先帝秘之”,意思是,这是不让外传的东西,岐伯要求黄帝斋戒几日才告诉他。黄帝斋戒几日后,岐伯告诉黄帝:气是“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什么叫候呢?实际上候就是物候的一个表现。“五日谓之候”,意思是事物一般五天会出现一个变化,那么到了三五一十五天的时候,天地自然之气就会出现一次转换。春天是生发之机,秋天是收敛之机,人要想养生的话,就必须跟上它们的节奏。如果春天的气全都生发起来了,身体还没有生发起来,人就会得病。如果到秋天,气都开始收敛了,而这时候人没开始收敛,跟不上秋天的气,也会得病。实际上,这就是中医里所谓的天人合一。 大家不要将“气”理解为呼吸之气。古人所说的气是在讲节气,也就是二十四节气。一年分二十四个节气,一季占六个节气。在《四气调神大论》里,不是单纯地说一个春夏秋冬的概念,而是告诉你在春夏秋冬里气是不断在发生变化的。当这种变化发生的时候,人的情志就要跟上这个变化,这样才可以养生。 生发、生长、收敛、收藏都是气的表现,下面我们来讲讲“化”。所谓“化”就是这四气全有,也就是《易经·乾卦》里的“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化就是把生发、生长、收敛、收藏全都包括在内,这和我们讲过的东西南北、春夏秋冬是一样的。我们都是按照这个顺序去生存和生活的。比如,我们最喜欢的一种居住方式是什么?虽然现在绝大多数人都住楼房了,但拿过去老人的话说,都接不着地气。过去人们认为风水是很重要的,所以最佳的生活环境就是四合院。为什么?因为四合院里包含了生发、生长、收敛和收藏。院子的门一定朝南开,门是主散的,是出入之所。东边是主生发的,所以孩子们一般住东边。西边是主收敛的,所以老人一般住西边。壮年的人住正房,坐北朝南,北方肾精足了,才可以照顾家里的老和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见群龙无首,吉”,这样才吉祥。做一个企业也一样,企业中生发、生长、收敛、收藏全有了,发展就没问题,作为管理者的你就达到了无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