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知了,今天开始第七讲《偏执—分裂位》。
最近我的一位好友很是头痛,她的小孩3岁,正是难“管教”的时期。每次与孩子之间的矛盾仿佛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例如快要吃饭前,孩子非要闹着吃零食;晚上不睡觉非要玩游戏……父母二人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翻劝说无果,接着开始大声严厉的警告,最终不得不“家法”伺候,孩子才乖乖“服从”,事后看着泪眼婆娑的孩子又很是愧疚,抱起孩子在怀里一翻哄,还各种变戏法地道歉赔不是。再看看她们家小宝贝,挨揍的时候,边哭边说:“你们都是坏人,要把你们丢到海里喂鲨鱼,恐龙来咬死你们”。等到事后忘记这挨揍的岔,又会笑眯眯地说:“我最爱你们了,我要抱抱”说着一个熊抱扑向父母。好,在这个家庭里我们看到,夫妻两人在面对孩子的“胡闹”时,是很想立刻能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可是苦口婆心不管用,于是情急之下就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应对那个失控的、糟糕的“坏”孩子;同样在孩子这里,当父母严厉管教他,甚至是揍他的时候,他的内心也是体验到父母仿佛一头失控的恶魔,是令他恐惧的,于是在幻想的层面把父母给丢进大海喂鲨鱼、或是被恐龙吃掉,也一样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消灭“坏”父母。他们都在做一件事:将坏的剔除,保留好的部分,这里启动了一个叫分裂的心理机制,它是一种努力,试图通过将自体和客体中的危险源和受危害的部分拉开距离,以获得安全,梅兰妮·克莱因将此状态定义为偏执分裂位态。
梅兰妮·克莱因是英国的精神分析师,她接受桑多尔·费伦兹(弗洛伊德七大弟子之一)的分析,并遵从费伦兹的建议将精神分析技术应用到对儿童的心理治疗工作中。与弗洛伊德一样,克莱因在临床中也会发现婴儿的内在世界存在一股破坏性的力量,弗洛伊德称之为“死本能”,克莱因观察到婴儿通过吮吸母亲的**获得满足和愉悦感,并将此定义为好**。但是他渐渐地发现这个**却并不属于他,无法在他需要的第一时间来满足他,于是在幻想的层面他要占有这个**,当然我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母亲总是会偶尔有无法及时喂养婴儿的时候,于是婴儿就通过投射和分裂的机制,将恨的、破坏性的力量投射在母亲的**上,认为给自己带来饥饿感、挫败感的**是一个邪恶的坏**(与前面的好**相对应)。而正是“好**”与“坏**”之间的动力相互影响,构成了克莱因关于婴儿精神世界的观点:婴儿持续地处于保护自己的“好**”和摧毁他们的“坏**”之间的冲突中,并由此逐渐形成了对这个世界“好客体”与“坏客体”的体验。克莱因用“位态”这一术语来定义此冲突,她认为婴儿的客体关系发展包括两个基本位态:偏执位态和抑郁位态。其后根据费尔贝尔的分裂机制理论,将偏执状态修改成为偏执分裂位态。婴儿只有具备分裂的能力,才能让自己获得安全感,而不至于遭到焦虑感的侵袭,担心他正在伤害母亲,或是被母亲伤害。就如同开头那个家庭中的小宝贝,他需要运用投射性幻想和分裂的机制,来防御来自父母对他的危险。
关于偏执-分裂位这个阶段在婴儿从出生到4、6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期间婴儿其实不是活在现实中的,而是活在他自己的内心的精神世界当中,他完全沉浸在自我的体验里。他是感知不到真实的外界的样子的,这个时候婴儿的核心焦虑是对自己和自己所爱的客体消失的恐惧,也就是死亡本能最激烈的时候,为了对抗这种丧失的焦虑,婴儿就要拼命地抓取好的体验,即我们上文中谈及的“好**”,并借由与“好**”的链接,在其内部建立起好的自我感,获得满足和愉悦的感受,从而这个时候母亲就被体验成为好客体,这时爱的自体就和爱的客体联系在了一起。可是假如当母亲未能及时来喂奶的时候,那种饥饿感袭来,就又会激活婴儿内在的破坏焦虑,婴儿为了抵御内部这个摧毁的恶魔,就将其与那个没有照顾好自己、不及时喂奶的母亲给链接上,于是母亲就成了坏客体,此时恨的自体就和恨的客体对接上了。对于婴儿来说,他需要感受到此刻给他哺乳的母亲是完全爱他的,并且不希望这样的好的母亲和那个因为让他等待而破坏他的坏母亲有任何关联,假如养育他的好母亲和挫败他的坏母亲是同一个人,就会激活那个对自体丧失的恐惧;而假如婴儿感知到自己既是一个深爱着母亲的婴儿同时又是一个愤怒而又攻击了母亲的婴儿,则会激活内在对客体丧失的焦虑。因此婴儿需要体验到,自己以一种单纯的、未被坏的部分给污染的感受,才能感觉自己是好的、是可以去对他人有需要,而不会因此造成伤害的。
好,我们再回到开篇的那个家庭里的小宝贝,也许他的内心期望父母是可以无条件地满足自己的,孩子不会去思考自己的想法是多么不合情理,在他看来,只要父母能满足自己,那么他就是一个好的孩子,自体的感受也是好的,并且父母也是好的,这样爱的自体和爱的客体联系在一起;可是如果父母没有满足他的需要,还对他很严厉,这时孩子的内心就会体验到“那些需要是糟糕的,我不应该有这些需要,这些需要给我带来了伤害,同时父母也变成了恶魔。”那么因为需要和伤害被绑在了一起,就是恨的自体和恨的客体在此时对接上了。为了能获得安全感,孩子于是启动了分裂的机制,分裂不仅保护了他对爱的需要(好父母),并且通过获得来自更强大的兵力(鲨鱼和恐龙),来保护自己对抗迫害的父母。
在对童话故事进行仔细审视后,我们也会发现在很多故事里存在一个与分裂相关的主题。凸现了好坏之间的原始斗争,并且在这些故事里就会出现好的和坏的母亲形象。例如童话故事《灰姑娘》,在故事里那位前来帮助灰姑娘穿上漂亮礼服、水晶鞋、制作华丽的南瓜马车的神仙教母就是好母亲的代表,她充满爱心且极富同情心,最后还精心安排王子亲自迎娶了灰姑娘,我想除了一个“好母亲”,没有谁可以做到这般地步吧。但是故事里的继母则令人厌恶,她戏弄灰姑娘,给她住阁楼、干脏乱的活,剥夺了灰姑娘一切生活中的美好,并且企图阻止灰姑娘参加舞会以及阻碍王子的迎亲,继母依然就是坏客体的代表。并且我们看到“好”客体是会被保存下来的,而“坏”客体则被除掉。
假如一个成年人他的心智固着在偏执分裂位态,那么在与外界打交道的时候,就习惯性地使用否认和投射的防御机制,将其内部感受投射为外部威胁,通常这样的人会给人一种狂妄自大的感觉,例如某国最高领导人,在面对像新冠疫情危机的时候就说“都是他国惹得祸,我不管,我就要……”
好了,谢谢收听,我们很快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