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第四章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
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此释咸九四艾,亦如上传拟议之事,下数节仿此。虑不出于心之思,
但虑则思之深尔。同归而殊涂者,同归于理而其涂则殊。一致而百虑者,一 致于数而其虑则百。因殊,故言同。因百,故言一。致者,极也,送诣也, 使之至也。言人有百般思虑,皆送至于数,有数存焉,非人思虑所能为也, 正所谓莫之致而至者,命也。以涂言之,如父子也,君臣也,夫妇也,朋友 也,长幼也,如此之涂,接乎其身者甚殊也。然父子有亲之理,君臣有义 之理,夫妇有别之理,朋友有信之理,长幼有序之理,使父子数者之相感, 吾唯尽其理而已,有何思虑?以虑言之,如富贵也,贫贱也,夷狄也,患难 也,如此之虑起乎其心者有百也,然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贼行乎贫贱,素 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如使富贵数者之相感,吾惟安乎其数而 已,有何思虑?下文则言造化理,物有一定自然之数,吾身有一定自然之 理,而吾能尽其理,安其数,则穷神知化而德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