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盘中戏”:北京鬃人技艺传承人白大成

情系“盘中戏”:北京鬃人技艺传承人白大成

2015-11-16    20'34''

主播: FM1860038

188 7

介绍:
非遗时光 情系“盘中戏” 北京鬃人是北京独有的特色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始创于清朝末年,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北京鬃人已经获得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保护,这门艺术的第三代传承人、76岁的白大成在前辈们的基础上坚持创新,不断弘扬鬃人文化,拥有一段长达半个多世纪“盘中集大成,戏里看人生”的不凡经历。请听北京交通广播记者曹僖采制的报道《情系“盘中戏”》: (玩鬃人敲铜盘的声音) 几个手工做成的京剧小人儿,站在铜盘里,随着小木槌敲出的锣鼓点儿,一个个旋转起来,舞刀弄枪好不热闹……对于老北京人来说,这个玩意儿并不陌生,这就是鬃人。 著名作家冰心在81岁时写的回忆文章《我到了北京》中,有一段对童年时看到的鬃人的描述。她写道:“这是一种纸糊的戏装小人,最精彩的是武将,头上插着翎毛,背后扎着四面小旗,全副盔甲,衣袍底下却是一圈鬃子。这些戏装小人都放在一个大铜盘上,耍的人一敲那铜盘子,个个鬃人都旋转起来,刀来枪往,煞是好看。” 走进西城区东官房胡同一号的白大成家,最显眼的是占据了一面墙的三个玻璃柜,里面摆满了几十年来白大成亲手制作的各式各样的鬃人,琳琅满目,仿佛一个微型的鬃人博物馆。白大成是个地地道 道的北京人,今年76岁,身板儿硬朗,精神矍铄,说起自己的作品,如数家珍: 【音响1:白大成介绍自己的一些代表作品】 (带有京味儿的背景音乐) 北京鬃人是受皮影戏和京剧的影响而产生的。做一个鬃人大约需要40多道工序。鬃人一般规格是18厘米高,头和底座用胶泥做成,用秫(shú)秸(jiē)杆做身架,外绷彩纸或者色绸外衣,再安装手和兵器等部分,然后依据人物故事勾画脸谱,描绘服饰,底座粘上一圈约一厘米长的猪鬃,便制作成一个生动的鬃人。老北京人也称鬃人表演为“盘中戏”。 【音响2:老百姓都怎么玩儿鬃人的】 曾经有一句形容京城特色的老话:“登长城,吃烤鸭,看京剧,带回盘中戏”。 【出音响3:敲铜盘演示,同时说明铜盘还有招徕生意的作用】 其实,铜盘之所以成为鬃人的重要道具,和当时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是分不开的: 【出音响4:白大成介绍,铜盘是当时老百姓少不了的生活用具,无论富人还是穷人,家里都有装茶壶茶碗的铜盘,把茶壶茶碗一拿走,就可以把鬃人放在铜盘里玩了】 鬃人的制作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却很巧妙地结合了物理学中力学的概念,它的底部粘上了一圈鬃毛,鬃毛具有弹性,敲打铜盘的时候,利用铜盘和鬃毛的振动作用,带动鬃人有规律地转动。 【出音响5:以三英战吕布的打斗场面说明鬃毛的作用】 因此,只要制作者充分了解了一出戏当中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就能够凭借鬃毛的巧妙排列,创造出盘中小人对打、对唱或者追打的效果。 (京剧武将打斗的场面音效) 北京鬃人适合于表演京剧《八大锤》《三岔口》《大闹天宫》这类武生戏中手持棍、棒、刀、枪对打的场面,往往是选择一出剧里具有代表性的场面进行展示。 鬃人是一种综合文化,看着很小,却渗透了中国的古典文学、历史故事、传统演艺。白大成说,作为鬃人的制作者,无论是做、是玩,都得了解上千年的中华文化,掌握戏曲知识,知道剧中的场面,清楚人物的角色背景。 【音响6:白大成举例说做鬃人必须了解中国古典文学、戏曲故事,还要懂京剧,知道哪出戏的场面是什么样的】 【音响7:白大成表演京剧华容道(挡曹)片段,压混】 白大成说,鬃人艺术的兴起和京剧的流行分不开,而事实上,包括鬃人在内的很多老北京民间手工艺的发展,也都跟满族人生活的变化有关。 【音响8:北京做手工艺品的大多是满人的后代,过去的旗人被朝廷供养,生活无忧无虑,改朝换代到了民国,旗人断了钱粮,必须自谋生路了,于是过去的“悠哉”玩意儿便成了他们的谋生手段。这催生了手工艺品市场的出现,鬃人也就诞生于此时】 第一个制作鬃人的人到底是谁,没有特定的记载,但是真正让鬃人艺术市场化的人是艺人王春佩。他常年在隆福寺庙会设摊卖艺,独家制作经营鬃人,有“鬃人王”的称号。王春佩也被看做是北京鬃人艺术的第一代传承人。 上世纪40年代后期,由于战乱等原因,庙会等民间手工艺品所依赖的市场消失,艺人们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王春佩的儿子、北京鬃人第二代传承人王汉卿只能转行做了别的行业,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这一时期,鬃人几乎在市场上消失。 【间奏片花】 1959年,因病从航空工业学校休学在家的白大成刚刚19岁。这个在老北京胡同里长大、从小热爱画画、又受家庭影响喜欢京剧的年轻人,迎来了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机遇: 【音响9:白大成讲述休学时通过街道办的介绍认识了会做鬃人的李先生,跟着他学习。因为自己有画画基础,又爱戏剧,上手很快】 那个时候的年轻人都很谦虚好学,白大成带着他自己做好的鬃人作品,去拜访了当时中国美术馆负责整理民间工艺的李寸松先生。李先生肯定了他的作品,还告诉白大成一个信息,那就是“鬃人王”的第二代传人王汉卿还在,他让白大成去拜访王汉卿,了解过去鬃人的特点——这为白大成指明了一条拜师学艺之路。 【音响10:和王汉卿见面,王汉卿觉得白大成对鬃人感兴趣是件好事。白大成也在他那里掌握了前辈鬃人的要点】 除了绘画的基础和对京剧的了解,早年的工科经历也为白大成研究鬃人帮了不少忙: 【音响11:讲述在航空学校学习的力学知识对自己研究鬃人有什么样的启发】 逐渐掌握制作鬃人的技艺后,年轻的白大成萌生了以此为生的想法,也希望把鬃人重新带回到北京人的生活中。头脑活络的他直接给市政府写了一封信,申请经营执照。在李寸松先生的帮助下,经过多方面的批准,在当时王府井的工艺美术商店里,终于有了白大成的一个柜台。有了柜台,就有了生意。白大成也被认定是北京鬃人艺术的第三代传人。 文革期间,民间手工艺品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为了养家糊口,白大成做过其他不少行业,但是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制作鬃人。经过苦心钻研,在前辈艺人的基础上,白大成对传统的鬃人制作技艺加以改进,进行了不少创新。比如说,最早的鬃人是用纸做的,白大成将其改良为绸缎,使得鬃人更加漂亮和易于保存,在鬃人的体态、绘画技艺等方面也有不少改进。他拿出自己的作品和前辈作品进行了一个对比: 【音响12:白大成对比讲述他对鬃人技艺进行了哪些改良】 白大成对鬃人的脸谱和服饰特别讲究,或许这就是老北京非遗的一个特色:无论价格贵贱,对玩儿的精致和执着是一尘不变的。 【音响13:白大成讲述画好鬃人脸谱的重要性,以及武将服饰的讲究】 上世纪80年代,北京市东城区成立了燕京书画社,这是北京第一家为解决青年待业而成立的开展旅游活动的团体。机敏的白大成嗅到了市场的信息: 【音响14:白大成去燕京书画社与负责人谈妥,把自己的作品拿到这里来卖,解决了生计问题】 1990年,第一届中国艺术节在中国美术馆开展,作为戏曲艺术的一部分,白大成的鬃人在专柜上展示,其中的《大闹天宫》、《八大锤》和《挑滑车》后来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大闹天宫》是他迄今为止作品中人物最多的,有将近40个人物。 (舒缓的背景乐) 从接手做鬃人的那一天开始,白大成就没有停止过琢磨。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白大成依托鬃人艺术,策划了各种手工艺品展览,让更多的民间艺人走上由他促成搭建起来的舞台。 (庙会现场音) 1985年,他参与筹备了地坛庙会,组织民间手工艺品展。1997年,他参与建设了王府井老北京一条街。老艺人们在现场制作,向游人展示老北京的手工艺,这也为老艺人们创造了生存的条件。 这么多年来,白大成始终坚持传统工艺,手工制作,保持北京鬃人的艺术特色。 【音频15:白大成认为艺术特色就是个性,民间艺术精髓就在于手工】 2007年,北京鬃人被认证为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鬃人艺术的第三代传承人,白大成和很多老艺人一样,如何传承这门手艺也是他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音频16:传承有很多困难,比如艺人的生计问题,能不能静下心来,还有就是年轻人看戏的途径也少了,因此少了很多学习的渠道】 最终,白大成没能突破以往手工艺人的家族内部传承模式,收了自己的儿子做弟子。谈到未来,白大成说他还有一些重要的心愿要去实现。 【音频17:白大成说自己现在最大的愿望,一是把自己的所得整理成资料留给后人参照,另一方面就是严格要求儿子,让他必须把手艺继承下来,一直传承下去】 回忆起人生经历,白大成说,自己可以算是一个真正的手艺人,半个多世纪以来,靠着鬃人制作这门手艺生活,直到现在,没端过一个“铁饭碗”,一切全靠自己。正是这样执著和坚定的信念,还有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才成就了白氏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