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历史传承:最后的月饼模匠

200年历史传承:最后的月饼模匠

2016-05-03    19'00''

主播: FM1860038

270 22

介绍:
【录音压混】记者:您知道月饼模子是什么吗? 什么?不清楚。 记者:您见过这种传统的纯手工制作的月饼模子吗? 没见过。没见过。 北京街头,行色匆匆的人大多没有听过、见过月饼模子。早年间,打月饼、吃月饼是老北京家家户户过中秋的必备节目,现如今,做月饼的模子却在人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尽管如此,北京却有一户姓孙的人家还在坚持纯手工制作月饼模子。 【录音】我是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孙氏糕点模具制作技艺传承人,孙宝德。 孙宝德就是这个坚持者,他的坚持让这门技艺在2007年成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的模具厂办在顺义区闫家营村自家的小院儿里,一进大门,悠悠的梨木香扑面而来,【敲打声】伴着敲打声,60多岁的孙宝德戴着老花眼镜,正在忙活着,他左手拿刀,右手执模,只见木屑翻飞,刀锋如画笔般灵动流畅,刮、刨、凿、切、剔、刻,经过一刀刀雕刻,一条鲤鱼跃然木模中。 【录音】你看鱼的这个,模子是两边的,把模子合在一块儿,拿销子一插,把面塞进去,一分开,这东西就出来了。 制作糕点模具是孙家祖传的手艺,从清朝太爷爷的岳父那一辈开始,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得意制作是为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制作的一个“百福百寿”的月饼模子,直径1.2米,做月饼要用上120斤面。孙氏祖传糕点模具制作技艺精细,【敲打声】刻制一个月饼模子,像孙宝德这样熟练的师傅也要两到三天。月饼模子多为圆形,配上一圈形状规则的花边,底部刻有“嫦娥奔月”“十二生肖”“吉祥花草”这些寓意吉祥的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