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是唐台诗人卢纶在《塞下曲》中描写高超箭法的诗句。作为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工艺,弓箭制作因为少了现实用途,越来越走向没落,而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中国传统弓箭制作大师 杨福喜 却还坚守在祖上传下来的弓箭铺子里。
杨福喜,年近六十,卷曲的长发,络腮胡子都已经花白,健硕的身材,一身中式马褂,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武侠小说中的武功高手。杨福喜是清朝著名弓箭铺子聚元号的第十代传人,虽然弓箭铺子现在已经与时俱进的改为工作室,但是写有“聚元号”三个字的金字牌匾仍然挂在工作室中最显眼的位置。“聚元号”这三个字是乾隆皇帝的御笔,也凸显了这个弓箭铺子的与众不同
+录音
聊的高兴了,杨福喜会将珍藏的一件宝贝拿出来让 客人看看,这个宝贝可从不轻易示人
+录音
弓箭在中国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两万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我国就发现有使用弓箭的痕迹。而杨福喜使用的弓箭制作技艺,至今也已经有近三千年的历史
+录音
中国弓箭的讲究在箭簇的种类上可见一般,而在制作材料上就更为讲究。决定弓箭拉力大小的水牛角和牛筋要选用5、6岁的湖南水牛,弓箭的握把必须缠上珍珠鱼皮才能耐磨,箭羽则最好的选用用雕翎。甚至连粘合各个部分用的胶水,都要选用动物胶质熬制的鱼鳔胶或猪膘胶
+录音
除了制作材料遵循古法,杨福喜现在制作弓箭的工序都遵循了传统制法,为了探寻传统中国弓箭到底怎么制作,经过特许,记者走进了杨福喜制作弓箭的工作间,这间屋子连他的夫人平时都不能轻易进来
+录音
弯弓胎、勒望把,插梢子,勒牛角,铺牛筋,绷弓弦,画装饰,整个弓箭制作下来足可以让人看到眼花缭乱,杨福喜说,中国弓箭制作最讲究的不是工序,而是工序中“劲儿”的掌握,这全靠经验
+录音
+片花:
杨福喜是聚元号的第十代传人,这个近三百年的弓箭铺子在历史的长河中也经历了风风雨雨。清朝道光三年,因为枪炮的引进,作为冷兵器的弓箭不再被国家军队青睐。聚元号和其他弓箭铺子也被赶出了西华门,在东四西南角安营扎寨。这里当时汇聚了40多家经营弓箭的店铺,被称为弓箭大院。
失去皇家特供的招牌,让聚元号低迷了些日子。不过很快,聚元号又以其精湛的制作技艺成为弓箭大院里最出名的弓箭铺子,他们所制作的弓箭成为当时外国人和达官显贵最喜欢的北京特产之一。民国初年,聚元号的弓箭还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过奖项。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几年,聚元号延续着辉煌。杨福喜的祖父和父亲合力制作的一把弓箭还被毛主席所收藏。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各种运动的开始,在此后的近三十年时间,弓箭制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当时全国所有的弓箭制作铺子全都关闭,聚元号老杨家的人也大都转行做了木工,只是偶尔在家偷偷摆弄下老祖宗留下的玩意儿。
杨福喜在这期间也做过很多工作,从化工厂工人到出租司机再到下海经商,不过最让他放不下的还是聚元号这块近三百年的招牌了和传承了几千年的手艺。时间到了一九九七年,一天北京晚报刊登了一篇在石景山举行中国传统射箭游艺活动的消息让杨福喜看到了希望
+录音
在各方人士的帮助下,杨福喜又重新扛起了聚元号的招牌,和父亲一起捡起制弓手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认识这项古老的中国技艺。在2006年5月23号,聚元号的中国弓箭传统制作工艺被评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杨福喜的父亲聚元号第九代传人杨文通却遗憾的没能等到那天
+录音
遵循着父亲的教诲,杨福喜继续兢兢业业,如今聚元号和他的传统弓箭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在市场上的价格也是与日俱增。不过对于未来杨福喜却存在着深深的忧虑,首先就是制作原材料的匮乏,像制弓用的必备品水牛角越来越少,而属于保护动物的珍珠鱼皮和雕翎已经被禁用
+录音
制作原材料的匮乏可以通过其他替代材料来缓解,但是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却让这门古老的中国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录音
“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这样的情形很难再见到。聚元号被称为中国最后的弓箭铺子,而杨福喜则被称为最后的制弓大师,近三百年的老号还能否延续,上千年的传统技艺还能否传承,如今都是未知。
感谢收听非遗时光之最后的弓箭铺子。采访赵鹏,播音郭炜,录音合成梁和芝。监制罗霄兵。出品北京人民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