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知远与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项飙的访谈中,项飙提到一个概念,叫做“附近的消失”。所谓“附近”,即我们的居住空间之所在,以及由其延展的生活内容。但由于互联网思维的深化与算法机制的成熟,人们对附近的概念逐渐模糊。打个比方,如果现在问你,父母当时为什么在这买房?你居住的地方在这座城市里占据怎样的经济或者政治位置?你周围有哪些熟悉的店铺和店主?这些问题,很多人答不上来,即使强答,也大多模棱两可、不甚清晰。这反映了我们对附近的需求在减少,对附近的叙述愿望与叙述能力在降低。以前说“远亲不如近邻”,现在,没有近邻。本期我们将继续沿着项飙所说的“身边——附近——世界”的坐标轴,来谈论两个端点之间、本应极具层次感的“附近”为何日渐稀薄。这是因为成熟的汽车社会、大规模基建的城市综合体导致的无地方性,抑或因为技术系统重组了社会环境,还是说个体原子化的现代社会终将难以避免磨平附近。我们又将如何构建一种良性的附近,如何面对附近的消失对人际关系模式的重组?让我们走近这正在消失的“附近”,描摹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 主播思考如何叙述附近的 蛋妞试图重新建构附近的 小盒子| 本期你将听到00:40 节目上线后的一点反馈06:49 问题导入:“附近”的消失是现代社会的特征08:50 “身边”侧重社会关系,“附近”偏向实体空间11:30 “附近”是介于私人生活与遥远想象之间的过渡区域17:20 感官的多重作用形塑了我们鲜活的体验19:20 汽车构成了流动的空间,汇聚在“无地方性”的地方24:00 “附近”的内容不仅取决于空间的距离,还有空间的内容26:00 技术重组了社会关系:从“广场社交”到“数字社交”28:27 从熟人社会到原子化社会:孤立个人,网线联结30:50 “信任成本”与人际关系新模式37:51 我们如何建构一种良性的“附近”| 相关材料《十三邀》第四季04:对话牛津大学人类学家项飙老蒋巨靠谱:我们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孤独焦虑的一代人——附近消失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