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老席 (张文进)
地处黄河中游的镇原,位于茹河两岸,受群山环抱。这片壮美、粗犷的土地,是“中国书法之乡”“文化艺术之乡”。从古至今,先人给后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繁多,由此可见家乡人传承文化的聪明才智和优秀理念。
我们面对无边无际的阡陌绿海会百感交集,极目远眺大山梁峁也会思绪万千。是的,这里汉子般粗犷纯朴的大山,如传说一般神秘莫测的河岸沟谷,都是神奇而独特的存在。一代又一代镇原人,坚持不懈地在这块热土辛勤劳作,生息繁衍,用心血和汗水谱写着凝重而深沉的壮丽篇章。
镇原老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有的风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据说,镇原传统筵[yán ]席,源于汉魏宫廷菜肴,明代镇原籍大臣许理从朝廷带回宴席烹饪技术,并传授给当地老百姓,进一步影响和改变了这里的饮食习惯,形成了镇原不同于其他地域的饮食文化。镇原老席是中国儒家文化在“食”与“行”方面的集中反映,主要形式有“十七国宴”“十三花”“十全”等。其中“十三花”比较常见,以十三个大菜为主,配以八个小菜,各上八次,俗称“风搅雪”。
在以前,想要做一顿丰盛的饭菜,能选用的食材是很有限的。蔬菜种类少,多以肉类为主。而猪肉是绝对的主角,排骨、旋肉、肝子酥肉、条子肉、蹄花、丸子,单凭猪肉就能做出多种花样。看似只是一盘肉,但是厨师“功力”的深浅往往就是在这几片肉上体现,软肉怎么切得又薄[báo]又完整最考验厨师的刀工,旋肉得一片挨一片旋得立起来,没有几年的功夫做不到。看着是肥肉片,其实经过煮、蒸、炒等几个环节,吃起来肥而不腻。看似一样的猪肉,厨师们百变花样,费尽心思做成十几样肉食,这正是镇原老席加工的复杂之处。在调味品上,镇原老席的厨师选用姜粉、大香、醋、盐等简单调料,很多菜品都是简单加工甚至不加工,这样更能体现出食物的本味。越是刻意求新求变,自然离平易、纯朴、自然的饮食之道也就越远。镇原老席之所以令人难忘,恰恰在于它的本真。
镇原县城关镇祁川村农民祁宝贤的父亲,是家乡有名的老席大师,做老席已有50年。祁宝贤为了把老席传承下来,从18岁开始跟父亲学手艺,如今他厨艺精湛,老席口味地道,经济实惠,深受人们的欢迎,请他做席的人家络绎不绝。他为了把老席做大做强,还给好多人传授厨艺,培养徒弟近百名。2013年,镇原老席被庆阳市政府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祁宝贤来说是莫大的鼓励。现在,请他带徒的人越来越多了。
在镇原,坐席的过程十分讲究,桌椅为八仙桌,一席八人,上设一对太师椅,这是最尊贵的位置,桌后悬匾幛、字画,寓意四全四喜,吉祥如意。菜上齐了,尊者先动筷,其他人才可以跟着动筷子。倒酒时,不是一溜圈斟下来,而是先左后右,再左再右。整个坐席的过程就是中华餐饮礼仪的生动演绎。发展至今虽已改进了一些繁文缛 rù节,但镇原老席所体现的礼仪和文化,仍然是见证历史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
近年来,镇原做老席的人越来越多,全县办老席门店的就有百余家。凡是路过镇原的外地客人都要品赏镇原老席的风味,过年或家中遇到喜事,更要设置老席。镇原老席,受到了家乡人和外地人的普遍赞扬和热烈欢迎。
镇原老席盛行,各地基本相似。丧葬类白事多用九魁、十出一等单饭酒席;婚、寿、满月等喜事,则多用十全等双饭酒席。十三花席,红白事均用,为上等宴席。宴席斟酒,除按规矩三次外,多少不限。入席后斟酒开始,上大菜斟酒一次,上小菜斟酒一次,上凉菜斟酒一次。黄酒,以镇原三岔、殷家城、方山、马渠等后山地区最好,质纯味美。殷实人家黄白二酒齐上。
在21世纪的今天,镇原农村仍沿用旧有的宴席习俗。县城居民多已改旧习,减少中间烦琐程序,喝酒时酒菜一齐上,吃饭时馍菜一齐上。除了九碗十三花,镇原人爱吃的特色小吃还有鸡血面、猪血片、鸡蛋面、搅团等等。朋友,如果你想品赏老席,那就来镇原吧,镇原老席一定让你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