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周一围和张颂文相识于北京电影学院。那年,周一围18岁,张颂文24岁。在“小鲜肉”的年纪,他们并没有交上属于“小鲜肉”的好运。直到2014年的《绣春刀》上映,2020年的《隐秘的角落》播出,这对“难兄难弟”人到中年,才以“演员”身份真正走进大众的视野。
作为二十多年的老友,他们彼此怎样看待多年的共同沉寂?孤独的时间能赋予演员什么?两位的友情又是怎么样的?他们会怎么聊戏?他们对演员这个职业有什么样的困惑?要成为丹尼尔·戴-刘易斯还是伊莎贝尔·于佩尔?千人千面的演员是“工具人”吗?演员又怎样定义自我实现?
广义上的读书是富有反思的自我对话。我们欢迎任何具有自省精神的对话,这正是读书能够赋予人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周一围和张颂文,听听两位演员的自我追问与探索。
嘉宾:
周一围,演员
张颂文,演员
主持:
吕彦妮,媒体人、自由撰稿人
本期你将听到:
3:11 回忆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课,“平均每节课要交25个作业”
4:20 张颂文:“我不认为我以前过得苦,我愿意”
6:44 周一围:“如果演员仅仅只是角色的化身,我就不嗨这事儿了”
8:15 有的演员在意剧本,有的演员在意角色,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12:39 两个人在冰面上遭遇的惊险时刻,事后感慨“命不该绝”
15:35 谈谈话剧《枕头人》
27:22 表演有国别之分吗?“一个中国面庞行走在欧洲中世纪街道,我难以信服”
30:30 如何看待讨好观众?“我们非常清楚我们永远当不了明星”
34:17 艺术和生活孰轻孰重
37:06 他的清高和对世界的复杂思考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39:10 希区柯克说,演员是什么,演员是一个布景,“精雕细琢的布景没意思”
42:53 “聪明的导演一定知道肉身是你,思想是你,嘴巴是你”
44:50 年轻时和如今读苏东坡传记的不同感悟
配乐:
浅草キッド-北野武
3055 - Ólafur Arnalds
きくり-水谷広実
《作家和兄弟告别》-笑晨
团队:
内容监制:萧奉
节目编辑:郝汉
协同策划:钟毅
后期制作:林星妤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络我们:
content@neweekly.com.cn
声明:
节目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