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程社涛,网名灞河水,蓝田玉山人,1980年生人。爱好广泛,喜交朋友,工作之余喜好文字,《西北作家》首批签约作家。个人理念:用文字记录生活,借影像收藏岁月,以一颗赤诚之心交天下朋友。作品曾发表于《蓝田文学》《在蓝田》《大秦文摘》、《西部文学》《西北作家》等网络、公众平台。QQ:灞河水,598947196;微信:灞河水,chengshetao2014;个人微信公众平台:灞水长流,chengshetao;
两天后的星期天早晨,我在父母的带领下搭上了赶往西安的头班车,赶往那个断送了我的梦想的未知的未来。
八点刚过,我们一家三口就迈进了录取通知书上的那个学校的校门。
这所学校位于西安东郊灞桥镇附近。过了灞桥镇,往北穿过一座铁路桥,再向前一千米左右便到了让父亲魂牵梦绕而我却并不在意的那所中专学校。学校的前身是一个从事国家尖端科技的国有企业办的技校。学生大多来自企业内部,算得上是一所子弟学校。只不过是在社会潮流的推动下改弦易帜的产物。
进了校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横亘在校园中央的泡桐树。它的南北两边分别是篮球场和排球场,破碎的球网随意地挂在球场两侧的立柱上。球场东边空旷的地方是操场。大门左右两侧分别有两幢五层高的灰不溜湫的楼房,左边的是宿舍楼,右边的是教学兼办公楼。再向里,靠右手的地方一个像电影院的建筑,那是大礼堂。在正对校门向南约一百米处有一幢七层高的新盖的教职工单元楼,在它的东边与操场的南边缘相接的是一片长满野草的空地,这应该是学校扩张时新纳入校园版图的。
入学手续很快就办妥了。在领了新发的一些生活用品后,我被班主任乔老师带到了宿舍。接待我的是同样来自我的家乡的和我几乎有着一模一样经历的同学李晓强,晓强之前也曾就读于位于家乡县城的北关中学,和我的好友小伟是八班的同学。一张英俊的脸,一头乌黑飘逸的头发,瘦削而略显修长的身材配上一身刚刚发的崭新的红色校服,青春和活力便毫无保留地从晓强身上散发了出来。我被安排到了宿舍楼一楼最西端面朝南的120宿舍。
父母将我安顿好之后便离开了学校。
此时,父亲所在的旧货市场由于发展的需求,已经由边家村搬到了沙井村。由于一个人忙不过来,母亲便在开学安顿好我之后随父亲一起来到了位于沙井村的旧货市场,以便于更好的发展这个家庭的经济,而不至于让我一年五、六千元的学费和生活费拖垮这个家庭。而哥哥此时已在家里堂姐开的小饭馆里当起了伙计,生活上不再需要父母的照顾。
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父亲来到了学校。我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西安南郊的沙井村父亲和母亲经营旧家具的市场。父亲带我来的目的是让我认认路,因为此前我从未到过西安,更没有来过沙井村。而以后的四年,这里便是我临时的家。认过了路就意味着生活费用完了就可以按这个线路回来取钱。
我在沙井村待了两天后,星期天上午父亲送我返校。临走时,母亲一再叮嘱父亲,让父亲亲自把我送到学校。母亲显然是很担心这个从未出过门的儿子的,生怕我一个人回不到学校。父亲却显示出了一种不屑的态度,在征得我同意后,父亲将我送上开往学校的公交车后返回南郊。这是我第一次在没有任何人的陪伴下独自上路。在经过一段提心吊胆的行程后,下午时分我终于返回了学校,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在校门外的公用电话亭给父亲打过传呼并等到父亲回电报了平安之后我迈进了校门。
我所在的963班的同学和全校的其它三十多个班一样,都是来自全省各地,在校园里可以听到带有各地方言味道的普通话。此时的我早已把当初为上学而左右为难的烦恼抛到了九霄云外,这个新的环境和来自全省各地的新同学给了我巨大的吸引力。十六岁正是一个好奇心正盛的年龄,对于我而言也不例外。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大城市,在这之前,我去过的最大的地方就是距家三十里的县城。尽管学校所在的位置距市区还有一段路,但我已经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城市的气息。
我贪婪地享受着这一切,享受着这个新环境以及新同学带来的种种快乐,我的好奇心也在驱使着我去了解更多的以前所不知道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