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第二章自我成为你自己

9《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第二章自我成为你自己

2021-05-18    14'52''

主播: 文梅123

235 2

介绍: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第二章 自我 成 为 你 自 己 “成为你自己”是我使用最多的一句话,就像是我的心理学的一个标签一样,我最初是从罗杰斯那里听到这句话的,但无数人用无数种方式讲过这句话中的精神。 这一刻,我想起的是我从朋友那里听到的这样一段话:“人生由几百、几千乃至几万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等你老了,回顾一生的时候,你发现最亏待的,恰恰是你自己。那你这一生,就白活了。” 我们来做一个调查,很简单,然而也许很致命:你能不能想起五件事,你特别想做,但却一直没有去做的。就按照自由联想的顺序,把这五件事写出来。这五件事也许是很小的事,比如你一直想吃一种美食,却一直没做。也可能是一件很大的事,比如你想去一趟南极。 如果是写给你自己的,这个清单就可以长一些,比如写十件,那会是怎样的十件亊? 我一直倡导的还是前面提到的温尼克特那句话:“世界准备好接受你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 这份洪荒之力的感觉,最初是抱持性的父母,一直鼓励孩子表达本我的结果。我相信,很多朋友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这个抱持性环境。但现在,你可以做你自己的父母,试试带着点儿偏执劲儿,去追逐一些你特别想追逐的事物,以此来滋养你的本我。 有一颗光的种子, 种在你里面。 你必须用自己去浇灌它 否则它就会死亡。 ——鲁米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我在上本科时候和一个认识了挺久的女孩聊天。聊着聊着,她非常惊讶的问我:“武志宏,你难道不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你自己的?” 问我时,她那种眼神,就好像看到了一个外星人一样。 我自然地反驳她说:“我知道我是谁呀,我为什么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我自己?” 反驳完,我也是第一次意识到,地球上原来是有另一种人的,他们通过别人的评价来定义自己是谁。于是,我也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她。 后来,我不断地思考这类现象,就此提出了两个术语——“外部评价体系”和“内部评价体系”。 使用外部评价体系的人,对别人的评价特别在乎,甚至会内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他们在做事情时,首先考虑的是别人怎么看、别人么认为,往往容易忽略自己的感觉,而更多地使用头脑层面的思考。他们做事情的动力,常是为了博取别人的认可、金钱等,这可以称为“外部动机”。 使用内部评价体系的人,对比别人的评价不大,在乎。他们做事情的动力,来自自己的内心,这可以称为“内部动机”。使用内部评价体系的人,他们在做事情时,特别尊重自己的感觉。 这又回到了提摩西•加尔韦对自我的定义上,即使用内部评价体系的人,他们做事情时,常是在自我二的领域内,也就是在潜意识和身体层面,使用外部评价体系的人,做事情时,常是在自己一的领域内,也就是在意识和头脑层面。 这也是写作的一个秘诀。如果你想在写作上有不平凡的表现,必须离开自我一的规划,而听从自我二的指引。 例如列夫托尔斯泰在写《安娜•卡列尼娜》时,本来想写一个受人唾弃的 女人,没想到越写越爱她。可虽然这么爱,还是把安娜写死了,他因此而恸哭。他妻子说:“你真很奇怪,安娜在小说里的命运,不是你说了算吗?你不把他写死就得了。”托尔斯泰说:“不行,故事不受我控制。” 好的故事、好的东西,都不是受“我”(自我1)控制的。自恋虽然是推动力,但真正的好东西都会突破“我”的自恋。 使用内部评价体系的人,按照自己的感觉把事情做好时,他会有由内而发的享受感。这是他们做事情的巨大动力。 对我而言,我之所以写了几百万字,首先是因为写作让我很享受。当能酣畅淋漓地把一个东西表达出来后,那感觉真是太好了。 这也导致我在写作时,不能接受别人左右。 我在《广州日报》写“心理专栏”时,领导们找我谈过,不知道多少次,话说我写的太深奥了,能不能更通俗一些,因为这才符合《广州日报》读者的需求。 这就是一种经典的外部评价体系的思路。读者需求多么重要啊,你当然要重视,要考虑。但对此,又有两个故事: 一个是,可口可乐对用户做的过调查:“可口可乐改变口味吗?”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希望改变,然而等口味改了后,可口可乐的销量大减。 另一个是像乔布斯这样的人会说:“消费者并不真正知道自己要什么?你可以创造出一些真正的好东西,然后消费者就需要它们了。” 这里面有很深刻的道理:如果你去调查,你调查的必然是意识层面的东西;而意识层面的东西,并不是那么有说服力。相反,那些奉行内部评价体系的人,因为进入了自己的潜意识深处,便由此创造出了一些东西。这些发自他们潜意识的东西一样可以触动别人的潜意识。 这样说,并不是反对调查。如果调查的数据和设计思路对的话,当然有很大的说服力。不过,使用外部评论体系的人,他们的表达常常并非真的尊重数据。我在《广州日报》的“心理专栏”,第一篇文章就火了,以后的数据一直显示,我的专栏是最受欢迎的专栏。 所以我可以直接反驳领导说:“您看,数据一再显示,我的专栏就是这么受欢迎啊,还总列在第一名。”领导说:“但如果你改变一下风格的话,你的专栏会更受欢迎。” “可是我的专栏已经是第一名了,我为什么要改呢?而且改了会真的受欢迎吗?” …… 这样的争论,看似观点之争,但其实常常是自恋之争。“虽然是你主持的专栏,但我作为领导,还是希望你按照我认为的正确方式来写。” 如果我使用的是外部评价体系,领导们的态度会对我构成巨大的压力,我可能就会放弃我的风格。 但是,我在乎的是内部评价体系。如果换的写作风格,我就不能享受写作的乐趣了,所以我坚决不换。因为我这么坚持,也因为数据一直很好,当然还因为领导给了我基本的抱持性环境,所以我就一直按照自己的风格写下去了,我最初的名气和影响力,就是这么来的。 再说说外部评价体系,这是一个危险的概念。 我读本科时,在一本教科中,看到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都是如此,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 他出来给每个孩子25美分,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又来了,一如既往的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点。 15美分一还可以吧,孩子们仍然高兴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五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五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么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来玩儿了。 最初,驱动孩子们玩耍的,是他们的内部动机——开心。但老人通过给他们发钱,成功地把他们内部的动机变成了外部动机——金钱,而金钱又控制在老人手中,所以就等于是老人控制了孩子们的行为,最终,他实现了把他们赶走的目的。这个寓言故事,可以有太多的引申。 比如,故事中的孩子和老人,是不是可以换成下属和领导的关系,是不是可以换成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是不是还可以换成孩子和家长的关系?你是否遗忘了自己的内部动机,而迷失在各种各样的外部动集中,并在无形中被别人给掌控了? 所以,莫忘初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