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发表日期:2023年6月27日
博文来源:郑委老师直播答疑第七十九讲
朗读:北京 何兵
前言
每周一,爱与幸福都会节选上周郑委老师直播课中的精彩部分,分享给大家。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直播课第七十九讲:出了国才知道,中国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平等和尊重?!
正文
几天前,我们带着一群爱与幸福的学员去了澳洲,今天刚到新西兰。
我们走出国门,体验西方人的生活,感受国外的文化,看看国外的教育,再和中国的文化做个对比,可能大家就会真正地思考“中国人究竟如何尊重孩子,孩子的教育才可以得以成功?”
01
到达澳洲悉尼的第一天,我问了他们第一个问题:中国好还是外国好?
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我就跟他们说:“只有小朋友才做选择题。”因为我觉得,只要是二选一,就不一定正确。
02
现在问第二个问题:什么是尊重?
西方人的家庭,好像特别相互尊重,但我觉得它像个有限责任公司。
“孩子,我把你养到18岁,我可以不管你了,所以我老了你也可以不赡养我,我们相互尊重就好。
就像我们现在在国外,看到他们对人的尊重,让人感觉很舒服,但好像缺了点什么。
中国人,尤其在当代的家庭中,好像不那么相互尊重。比如,女人在家爱发脾气,男人爱讲道理,孩子抱着手机不搭理父母。
但这“不尊重”的背后,好像又隐藏了一些特别深情的东西。
这几天,我跟澳新之旅的学员们谈了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西方人看似相互尊重,但是本质上他们共同尊重的是法律,所以,西方人的规则意识特别强,同时他们共同尊重上帝和牧师,因为他们有宗教信仰。
法律抑恶,宗教扬善,西方人就处在了中间。
相对于西方,中国人的规则意识不强,大部分的家庭没有宗教信仰,那我们怎么抑恶扬善呢?
所以,中国文化提出来“尊尊和亲亲”的概念,我们尊重该尊重的人,而最应该尊重的人是我们的父母,这就有了我们中国人的孝道和感恩。
推荐大家读一读辜鸿铭先生写的《中国人的精神》,你会有很有感受。
我想告诉大家,每个人所理解的“尊重”可能是不一样的,甚至在不同的文化下“尊重”所代表的含义也不同的。
西方人在生活中:
第一要合法,所谓的信用体系、规则和法律放在第一位。
第二是合理,在合法的情况下再探讨合不合理。
第三再谈合情。
所以,合法合理合情,是西方文化非常核心、非常明显的层次。
而中国人讲合情合理合法,与之正好相反。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尤其在家庭生活当中,先看合不合情,甚至很多中国人是困在“情”中的,要么在情感中纠缠着,要么在情感中享受着。
这也造就了我们在“尊重”这个层面,往往把规则放到了最后。
03
再问大家第三个问题:中国人究竟应该怎么尊重孩子?
我今天写出了12条中西文化的“对比”,你们看看我说的有没有道理。最后,我们再来确定怎么尊重孩子。
一、中国人的文化是伦理本位,西方人的文化是个人本位。
中国的伦理本位,希望孩子听父母的,未来能孝顺父母。
西方的个人本位,父母养孩子到18岁,孩子要独立,父母老了也不需要赡养。
但是,现在的中国父母:
孩子小的时候说:“孩子,我都是为了你好,你听我的一定没错。”
但是对于养老的问题,又会对孩子说:“孩子,你压力太大了,我们老了去养老院,或者我们请保姆,不影响你们。”
其实,这就是夹在了中西方文化的中间,而这两套文化又很难融合。
第二,中国人追求“求稳心安”的状态,西方人的特点是“善变同时敢于创新”。
现在中国的教育,一边说:“孩子,你没有创新精神,你要创新啊”,一边求稳,希望孩子考个好大学,读研,最好能进入体制内。然后还说要“求稳中创新”。
这又夹在了中西方文化的夹缝中。
三、中国人讲的是理想主义,西方人讲的是实用主义。
有没有家长和老师一边告诉孩子:“孩子,你要有理想,要有志向”,又一边告诉孩子:“你管好自己,好好学习,不要管别人的事”,这么实用主义?
四、中国父母说:“你要听我的”,西方父母说:“我们做朋友”。
我遇到了很多中国人,他说:“我跟我的孩子做朋友,他可以叫我的名字。”我说:“他可以叫你的名字,他要直呼你爸爸的名字,你受得了吗?”他说:“那我有点受不。“
如果你一边要求孩子听你的话,一边又说要跟孩子做朋友。孩子到底要听你的话,还是跟你做朋友呢?
五、中国文化讲权威性,西方文化讲平等性。
现在太多的父母,在教育孩子当中,既想让孩子听话,维护自己的权威;又想跟孩子平等,希望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让孩子听自己的。
六、中国人的依赖性和西方人的独立性。
中国人是活在关系里的,有太多的依赖性,所以,我们遇到事就找关系。
有没有父母一边包办着孩子的生活和思想,培养着孩子的依赖性;一边又要求孩子独立、靠自己?
七、中国人讲集体主义和西方人讲个人主义。
中国的父母有没有一边溺爱着孩子,让孩子以自我感受为中心,这会让孩子自私自我,容易只考虑自己,一边又责怪孩子没有责任和担当?
西方人的责任是各负各的责任,“划清责任,我只负我的责任。”
中国人的责任是“我在一个集体中,集体的事,我都要主动去负责。”这是我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在家庭生活中,包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有没有纠结着,有没有不安着,有没有担心着,有没有焦虑着,有没有功利着,有没有压力着,有没有放纵着,有没有痛苦着?
如果有,你要想明白:是社会大环境把你搞成了这样,还是你控制不好自己的内心世界,调整心态的能力不够呢?
如果你认为,是你自己调整心态的能力不够,那我们就可以继续探讨“为什么会这样?”
是因为当代中国,从近百年的屈辱到这几十年开始昌盛的整个过程,西方对我们影响太大了,西方对我们的冲击太大了,我们生活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
我们必须要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回到中西方文化差异当中去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安心。而不是把内心世界的纠结、不安、担心、焦虑、功利、压力、放纵、痛苦,当成心理疾病去治疗,更不能当成一个普通的问题,去想办法解决。
大家好好想想,我认为,现在中国人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在文化的角度去认真思考,因为文化能带来幸福,文化能带来生命的光明和意义。而不只是让孩子学习、考试、挣钱、买车、买房,然后享受享乐,最后去死。
这次带着澳新之旅的学员来到西方发达国家,我告诉他们,中国哪是好的,哪是坏的,西方哪是好的,哪是坏的。
中西方文化是两套特别互补的文化,西方的优势就是我们的劣势,我们的优势也是西方的劣势。
我们应该皈依中国文化,去尊重其他文化,或者你选择西方文化,放弃中国文化,也可以,就怕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那心态会出问题的。
如果我们的心态出问题,造成想法和行为出问题,教育孩子也就会出问题。
最后,总结“中国人究竟应该怎么尊重孩子?”
这句话说的是:“如何让孩子尊重父母?”而不是“孩子应该尊重父母,所以要听父母的话。”
中国文化的核心不是让孩子听父母的话,是父母如何让孩子发自内心的尊重他。
父母要思考:“作为父母,我们如何让孩子发自内心的信我、服我、尊重我。”说得再简单一点,“如何让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欢我、爱我?”
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当代中国人想把孩子教育好,最核心的敲门砖。
12条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只讲了7条,先让大家看到,我们在中西文化夹缝中的纠结和痛苦,有机会做成12张图片送给大家,可能大家会更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