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琳 朗读《只要你坚持,我们会一直拉着你的手》

张雪琳 朗读《只要你坚持,我们会一直拉着你的手》

2018-11-03    20'29''

主播: 爱与幸福博客朗读

2804 24

介绍:
《只要你坚持,我们会一直拉着你的手》 文:王XC 点评:郑委老师 博文类别:家庭改变案例类 发布时间:2010-11-22 王XC是北京的学员,北京新一期《智慧家长训练班》经过了“观念周”、“信念周”和“智慧周”的学习,进入到了“坚持周”的学习,我常常和家长们说,优秀的人和普通人核心区别之一就是“坚持”,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不怕家长不改变,就怕家长不坚持”——只要你坚持,我们就会有办法让你改变,让你和孩子进步!下面是王XC本周的作业,她在作业结尾处发自内心的大声疾呼——“请你们抓住我的手,我不想掉队!”,我想告诉同学们“只要你坚持,我们会一直拉着你的手”! 下面是王XC的“智慧周”作业,王XC个人问题和家庭问题比其它同学大,更需要坚持,更需要同学们的鼓励和支持,我们大家一起拉着她的手,好吗? 又到了交作业的时候,感觉像回到了初中时的状态,又紧张又忙碌。前几天怕怕的没有底气的感觉到今天为止已经荡然无存了,我知道那是来自团队的力量! 在昨天的课程里,我的收获很大,课堂中讲了对于我很重要的几个知识点,比如平等与尊重的原则;沟通的流程;表达的技巧等等。现在我就这几个知识点讲一下我的感受:首先是平等与尊重的原则,在以往教育孩子的时候,我就是那个把孩子当汽车类的家长,总是一味的要求,要求,没有告诉实际的方法,实际上我也没有真正做到静下心来帮助孩子找到过好的方法。我颠倒了和孩子的关系,不是操纵,而应该是平等,相互尊重的一种关系。老师形象的举例让我豁然开朗,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就是老司机和新司机的关系,对待生活就像两位司机对待汽车一样的关系,这真是一点就透啊!做为家长,更应该教授经验,信任孩子,放手叫孩子大胆去实践,少一些担忧,多一些鼓励,在本着“不伤害,不妨碍”的道德原则上信任孩子,在本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出了问题敢承担”的责任原则上放手责任。我要把这些知识点记在心里了! 其次是沟通的技巧,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于我的生活之中,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是一个很不会说话的人,说话很直,不会技巧,更不懂得沟通。以前在那个失败的婚姻里,和婆婆小姑的关系维系不好,不会讨好,只会论对错,结果就是使自己伤得很惨。在工作中也是频繁的换了好几个工作,多数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总是处理不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我发现,我总是在争对错,在辩,争得失,争利益。说到这里,我得出一个结论,我不会爱人,很自私。应该学会豁达,让自己的心胸开阔,有容人之量!沟通不仅需要修养,也需要技巧,掌握沟通的流程。这将是对我更大的帮助 了。遇到问题时要冷静,不带情绪,正视问题的双面性,剖析分析,多从自身寻找突破点,多想想自己是不是本着平等,尊重的原则了,是不是自私了,是不是遵循着不伤害,不妨碍的道德规范了,是不是出了问题敢承担了,是不是认真执行了,在执行的环节上是不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了,有没有执行后遇到不合适的地方再次进行调整了,等等。把这些知识点也要记在心里!变通! 最后再说说在沟通时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有了沟通意识,如何表达,让别人能够接受则更是重中之重了,常常有这样的说法,叫好心办不了好事。我想这就是不会表达吧!孩子的爷爷是一位很博学的人,但是我们都不喜欢和他说话,交流,为什么呢?我们全家得出了一个结论:孩子的爷爷很不会说话,不肯倾听别人讲话,也听不进去!总是自以为是的状态。细想起来,孩子的爷爷好像是我一面镜子。在孩子的问题上,我总是希望别人按照我的意愿帮助我照看孩子,殊不知,孩子不是我个人的私有财产,也是人家的掌上明珠啊!我疼,人家的方式也是一种爱啊!说话,还是要慢慢的说,要学会“你我原则”,本着“你我原则”的宗旨,学会和人交流,沟通!这一点,我也要记在心上! 郑老师,各位老师,昨天回到家来,我静静的想了好多,上个礼拜我的状态很不稳定,故意的不写作业,故意的不发短信,嘴上虽然说着人话,可心里已经消极到了极点。有这样一句话:最狠的不是杀人,最狠的是杀心!我想我的消极状态好像已经被人杀了心。感到活着真的很累!我默默的挺受着,挨着这种难过!直到昨天。我由衷地感谢李瑞雪的温暖话语,感谢郑委老师温暖笑容,还有马羽琳每天的一个电话等等!要感谢的人真的很多!郑老师,请你们抓住我的手,我不想掉队!! 同时收到的还有北京第一期学员邬XF的作业,她并不需要写作业,因为她们的学习早已经结束了,但只要家长俱乐部的活动,她都会来参加,而且和新同学一样要求自己完成作业,她的坚持取得了收获,她也是第一期学员里面少有的几个坚持的同学,她总是在感谢我们,其实是我们应该感谢她,因为“家长的坚持和改变是我们从事这份事业的源动力”——“只要你坚持,我们会一直拉着你的手”——因为我们一起都在进步,下面是邬XF本周的学习感受: 又是一个温暖愉快的上午,一进教室,我激动地跟郑老师、王校长、廖老师打招呼,热情地和靖雯、冬梅拥抱,心中说不出的喜悦和开心。小组讨论时,我迫不及待地和大伙儿讲起孩子的变化,兴奋地把我的快乐和大家一起分享。 这段时间,我每天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在儿子临睡前,拿着《幸福训练手册》,给儿子读我纪录的他当天让我满意和高兴的地方,然后跟儿子说说我发现自己身上的“宝贝”(不足)。等儿子开心地睡着了,我则开始静心地完成当天的“作业”----复习学习过的知识点,发现问题,找原因,想办法,写写当天心得,给姐妹们发给问候,每天过得既紧张又充实。 我只是平心静气了一些,没想到儿子却进了一大步。这正验证了我们培训时的承诺:“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回想起儿子每天一点点的进步,心中充满了喜悦。儿子每天自己按时起床上学;放学回来第一件事情先写作业,把书桌收拾整齐后再玩;每天晚饭后帮着洗碗,边洗还边唱歌;每天不管多晚先把袜子洗完了再睡觉;周末帮着姥姥洗菜、做饭;知道节省零花钱;按照约定一周玩一次游戏,每次一个小时,不超时;期中考试语数英都在85分以上,并主动说相信自己期末都能考90分以上。我想之所以儿子能正常快乐地生活起来,首先源自我的心平气和,我开始学会尊重儿子了,相信儿子自己能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于是我说话的语速开始变缓了,慢慢学会和儿子换位思考,不再只盯住儿子的学习不放,坚信郑老师所言;“生活品质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原动力。”我每天快乐地陪着儿子聊天、洗碗、唱歌、讲故事、喂小鱼。我相信,儿子一定会在每天的生活细节中学会分担责任,学会关爱家人,从而找回自尊和自信,明白生活中还有许多事情跟玩电脑游戏一样有意义。 在和儿子每天平等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我几乎不发脾气了,儿子也不哭闹了,很多问题也不难解决了。比如孩子的零花钱问题原来一直是我头痛的事情,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给他,他总乱买地摊上小商贩的东西,不给吧,他时不时地吵闹,买这个买那个的。我把这个作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记录在《幸福训练手册》里,第二天复习到ABC知识点时,郑老师正好讲了零花钱的五个约定,哈哈,正好用上。于是就零花钱的问题和儿子就协商解决了:1、家里卖废品的钱归儿子所有;2、妈妈每周给5元钱零花钱;3、每笔收入支出儿子必须如实记在小账本上。4、只能在正规超市购物;5、5元以下(每件)学习用品、玩具、小零食、饮料等自负,超过5元的部分,由妈妈补贴(需征询妈妈同意)6、发现收支记录有误,按记错额扣除零花钱;7、如在地摊上购物,没收本周零花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