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严有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解决孩子的问题,虽然它能解决孩子的问题。
首先,要明白宽严有度的“目的”是为了让家长有威信,说话算数,做一个温暖又不失原则的人,是为了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其次,要明白“先严后宽”的原则。郑委老师给女儿把道理讲明白,并约定了后果,这背后就是“严”,这种严不是让孩子害怕,而是让孩子升起一股想要做到,能够做到的力量,从而产生行动力。因为孩子并没有感受到爸爸的不信任,爸爸始终相信她能做到,只是遇到困难时,想退缩时,爸爸很有原则地在后面替她顶住,让她不退缩和不逃避。
再次,要明白严不是高期望。郑委老师跟他女儿的交流中,你能看到郑委老师并不会要求孩子马上改变,他甚至于觉得女儿用一两年来养成这个习惯就好。这就是“宽大于严”;
最后,要明白最大的宽就是严。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永远做不到。而父母“一直都信任,始终都心赏,犯了错误仍信任,出了问题仍心赏”,没有这个为前提,你根本无法运用好这个原则,也无法真正地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
而能做到这些的前提,是你有一颗不急不燥,不恐惧不索要的心。否则,你根本执行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