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 朗读 《人这一生,都在追求一个“真”》

张欣 朗读 《人这一生,都在追求一个“真”》

2019-09-18    15'43''

主播: 爱与幸福博客朗读

2286 18

介绍:
《人这一生,都在追求一个“真”》 作者: 公众平台编辑组 郑委老师 发表时间:2019.9.18 朗读:张欣 前 言: 颐和学校的家长会恰逢中秋佳节,于是,家长和孩子一起过了场别开生面的中秋晚会。 晚会真正的高潮,不是大家准备的精彩表演,而是晚会末尾,刚拿到世界名校Offer的恬恬唱《你曾是少年》一曲后,孩子们肩搭肩抱在一起一遍又一遍地喊着颐和校训的场景。 他们彼此不离不弃地真挚表达和他们说“十年二十年,终会回到颐和来接下老师们的接力棒”,让我们老怀甚慰。可我们很多人并没真正读懂他们。 重新读恬恬的感受,重新聆听《你曾是少年》的歌词,重新听郑老师给我们的解答,才明白关于“来时的路”“回家的路”,孩子们比我们更懂! 永远天真 永远热爱 文 | 恬恬 自从暑假从澳洲回来后的这段时间里,内心一直充斥着难受和挣扎的情绪,我也一直没有办法准确地感知和将其表达出来。 从到澳洲的第一天起,移民悉尼十年的小姨和姨夫就一直在问我:“你当时放弃中考去颐和学校,到底是怎么想的?在颐和学校,真的学到你想要的东西了吗?” 作为“过来人”,他们给了我很多建议:“你真的应该选一个移民专业,让自己随时可以留下来……” 小姨的两个儿子,一个两岁,一个四岁,他们都拥有一口纯正的英语发音,是拿着澳大利亚护照的澳洲公民。 看着小姨一家每天为了孩子忙前忙后,为让他们拥有最好的教育,从周一排到周日的课外班,听到弟弟们每天说着“我是澳大利亚人”。 我不由得开始思索脚下那条初现雏形的路。 我知道小姨很爱我,她从自己的价值观和立场上为我的未来考虑着。 但我没有被动摇,我也没有觉得她家的生活有我家的欢乐、有温度。 没有对与错,对于我,我还是想坚定走中国人的路。 小姨总说“别给自己设限,你随时都有可能留在海外”。但我觉得我是会回来的,哪怕十年二十年之后,因为颐和给了一个“我心”可以安放的地方,我感受到自己的心已经不会再流离失所、漂泊不定了,它会指引我沿着“来时的路”走向归途,这点我坚信不移。 颐和中秋晚会上的呐喊,才把我这一个月以来压抑的所有的害怕、不舍、怀疑的负向情绪都释放出来。 唱着我最喜欢的歌词: 许多年前 有一双清澈的双眼 奔跑起来 像是一道春天的闪电 想看遍这世界 去最遥远的远方 感觉有双翅膀 能飞越高山和海洋 …… 我浮现出来的全都是大家一起经历的点点滴滴: 我们 一起拍电影 一起为最爱的艳妈准备惊喜 一起欢送我们第一个毕业生格格姐 …… 我们 彼此支撑着向着星空喊上几百遍的校训 像兄弟姐妹一样永远给予彼此真诚的爱和力量 一起说着要做中国的未来,未来的栋梁 …… 我相信当时的我们是怀着满腔热忱说出那些发自内心的话。 如今真的要展翅高飞了,一步步面对真实的生活、考察学校、申请学校、考雅思……看样子我一步步离理想越来越近。可是当我拿到offer的那刻,复杂的情绪盖过了喜悦,我看到自己心里是“怕”的,曾经我们都憧憬着未来,对未来充满希望,发誓自己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可当真正步入社会离家越来越远,离童年越来越远,我也怕心底那份天真和纯净越来越远。 我也曾问过自己: 会不会再次踏上“黑线”,为功利和欲望努力? 我相信自己不会,因为那种痛苦我深深体验过,放下就不愿再拾起。 我又问我自己: 我真的能成栋梁吗? 我真的能把美好和爱传递给别人,让别人喜欢并敬佩颐和人吗? 我又对自己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 而此刻,我再次充满了信任。 我会深深地记往那个画面: 圆月下牵着手搭着肩的我们 一起对着天空呐喊校训的我们 一起唱我们自己写的歌《开化杨林的日子》 我会记住每个人凝视我的眼睛,说那些动人的话。 我会像你们说的那样,无所畏惧,为了理想向前奔跑。 我可能真的相信就算我一无是处地回来,你们也会抱我的,我最大的财富就是这些我爱的也爱我的人们了。 这份爱给我向前的勇气和动力 让我一直保持那份天真 期待十年后 紫藤花开,油菜发芽 我们再重逢! 相信爱会永恒 相信每个陌生人 相信你会成为最想成为的人 当我和世界初相见,当我曾经是少年 结语: 第二天,郑老师为我们解读了中秋晚会上的那一幕。 郑老师说:颐和的魅力就是一切都真实发生,昨晚恬恬这群孩子一遍遍地喊着校训,今天早上升旗仪式上,清江老师的发言《国旗下的告白》以及恬恬妈妈向清江老师感恩的那一跪,没人预料得到,却件件都很感动。 昨晚,恬恬唱的《你曾是少年》,到底是什么,难道是为了离别?我看了歌词,才知道孩子们为什么会哭成这样,不是离别的伤感,可能他们都不知道,人最难的是了解自己。 颐和这个地方其实是个“炼狱”,每个孩子都要经历多次破茧的痛,才能寻找到真实的自己,重新找回来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