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父亲的礼物(二) ——郑委老师第五届全国联谊联欢会讲课记录
原创: 公众平台编辑组 郑委老师
朗读:何兵
博文类别:平台文章
发布时间:2019.11.27
郑委老师第五届全国联谊联欢会讲课记录(二)
父亲的礼物二:
“知道”很容易,“做到”很难
我一直都觉得自己在爱与幸福理论的践行中,践行得很不错。可当父亲离开时,我才发现我也并不能完全做到。我发现爱与幸福的“知道与做到”的理论,真的很神奇!
我知道父亲离开了,我知道他离开后走的路很好,我更知道在他离开的过程中,我应该保持“守中”、保持平和、不痛苦;我应该悲伤而喜悦,不和父亲纠缠……这些我全都知道,并且在非常多的学员遇到此类事件时,我都能很好地指导他们走出来。但是,当我的父亲离开时,我发现我也会知道而没能完全做到。
我需要时时刻刻、每一分、每一秒提醒自己去做正确的事,也就是说我要控制自己的念头,让这个念头带领我的行为,让我想尽一切办法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所以,这让我发现,原来“知道”到“做到”是这么难!我本以为自己做得还不错,可当事情来到我身边,我也得时刻提醒自己去转念,去控制自己的行为,去想尽一切办法跟自己斗争,然后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我很庆幸这几天来,我做到了,也体会到了其中的艰难。
通过这件事,我就更加理解,我们的学员在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或者在追求美好和幸福的过程中,同样会“知道做不到”:知道很容易;背会知识比知道要难很多,但是也还容易;可真正做到就太难了。
现在的我,会更加有同理心,会更有耐心地把爱与幸福理论做得更细,做得更宽容,让它能够帮助到更多人。这是父亲送给我的又一礼物!
父亲的礼物三:
爱别人,就是满足别人正确的需求
中国古人会守孝三年,那我要守孝多少年呢?什么是孝?最大的孝又是什么?其实最大的孝是“孝之终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
因为父亲走得突然,而在父亲葬礼结束的第二天,就是东莞基础班的开课。我当然可以“任性”地不去上课,陪在爸爸的遗像前或坟前去追思,我也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可这是小孝。
真正的大孝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也就是说,在我死的时候,让很多人感受到我的家族传承下来的血脉和精神是令人尊重的,我活在很多人的心中,我的家族精神活在很多人心中,这才是孝之终也。
所以,当我面临这个抉择时,我就在想:我的父亲希望我怎么做?
一、父亲一定希望我思念曾经的美好时光,而不希望我痛苦。
所以我调整自己不陷入纠缠,把痛苦变成美好的思念,这是我需要做好的非常重要的事情。
二、父亲这样自律奉公的人,我相信他一定希望儿子是个言而有信的人。
东莞的课程和厦门全国联谊会活动,都是事先安排并确定好的,在父亲葬礼结束后就要开始。
我不能任性,不能过度考虑自己的感受,我必须要成为父亲那样的人,要成为他想让我成为的人。
所以,我没有悲伤地守在他的墓前,而是遵循父亲的意愿去信守承诺,参加所有既定的活动。
不仅参加,我还要做得比以往都好,不因自己的悲伤而影响他人。我只有到了现场,做到最好,才是言而有信,才是父亲想看到的。
我相信这么做,父亲是开心的。因此,我在葬礼结束后去东莞上完两天课,然后再赶回来做头七。
我坐在飞机上,在离天最近的地方,很自豪地想:我是爸爸的孩子,我在传承他的精神和血脉,他一定会笑着竖起大拇指看着我。
这其实不是坚强,而是不断调整自己,让自己走上正道的一种自豪和骄傲,是一种满足了父母的正确需求后,内在世界所获得的自豪感!
这种感觉让我很舒服,我为此流下了泪水。这个泪水是感恩,感恩父亲给了我所有的一切。
我的父亲一生正直,一生做的都是正确的事。他期望儿子做到的,也一定是正确的事。我很感恩父亲,让我懂得了孝的正确意义,就是做父母想让我做的,而不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做那些所谓守孝的事,那是愚孝、是形式化、是着相;我很感恩父亲,让我更懂得爱别人,就是满足别人正确的需求。
(末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