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发表日期: 2022年6月16日
博文类型:爱与幸福知识类
我们朗读 :青岛张欣
正文
“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这样的期待合理吗?
正文
我们常常在课堂上、直播答疑中,听到郑委老师是:“爱一个人,只要对他好,不要希望他好。”
很多人不理解, “爱孩子,有期待,难道不对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背后的缘由。
我们先来看一段郑委老师和学员的互动过程。
Q
A
学员:
老师,面对孩子不写作业,我常常会情绪化。
郑委老师:
你从小到大学习好吗?
学员:
以前还可以。
郑委老师:
学历高吗?
学员:
不高。
郑委老师:
学历不高,是后来没再上学了,是吗?
学员:
是的,因为家庭的原因。
郑委老师:
好。你学习还可以,但是没上大学,你会不会有遗憾啊?
学员:
就是有遗憾。
郑委老师:
遗憾大不大?
学员:
大。
郑委老师:
遗憾大不大?
学员:
大,非常大。
郑委老师:
告诉我,遗憾大不大?
学员:
遗憾非常大。
郑委老师:
遗憾非常大。你就盯着孩子,让他考上大学,满足你的内心需求。是吗?
学员:
嗯。
郑委老师:
“我在利用孩子作为工具,来满足我的心理需求。”把这句话说一遍,好吗?
学员:
我在利用孩子作为工具,来满足我的心理需求。
郑委老师:
同意吗?
学员:
同意。
郑委老师:
你心里有一个愿望:“我要上大学就好了。”所以,没上大学这件事让你极度痛苦,是这样吗?
学员:
是的。
郑委老师:
你心里有一个巨大的遗憾,当你生了孩子之后,不知不觉中,就特别希望他能够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孩子就成为了填补你遗憾的工具。
你内心有一个执念,“如果我考上大学了,我会活得更好。我现在活得不好,是因为我没考上大学。”有没有?
学员:
是的。
郑委老师:
你把你现在过得不好的原因,归结到了没有上大学,同意吗?
学员:
同意。
郑委老师:
我问你,有没有没考上大学的人,活的很精彩的人?
学员:
有。
郑委老师:
从现在开始,每天想这一问题:“没有考上大学的人,如何幸福而精彩的生活?”你要转变你的信念,否则你就一直在执念里面。好吗?
学员:
好,谢谢老师!
“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这样的期待合理吗?
请记住:如果在你心里对孩子是满意的,特别认同他,你可以希望孩子好,他也会特别迎合你。但是如果你心里对孩子是不满意的,不认同他的,你还希望他好,他会跟你对着干,或者关闭心门,不理你。
就像上面互动中的这位学员,她内心有一个巨大的遗憾,她对自己是不满意的,同时她把这份不满意投射在了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来满足自己,让自己满意。于是她盯着孩子的不足和缺点,表面上是为了孩子好,其实是在利用孩子填补自己的遗憾。
她越盯孩子,孩子学习越不好,她越觉得孩子不能让她满意,就越盯孩子学习,形成恶性循环。这样的“期待”就是不恰当的,而且还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伤害。
合理的期待,应该是孩子在感受到父母爱的基础之上,他可以为了自己而学习,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而高高兴兴地学习。
我们想告诉大家:真正的爱孩子,就不要希望他最好,更不要看他的不好,要抛掉你心中的欲望和恐惧,去相信孩子,去爱这个生命,让他感觉到爸爸妈妈爱的是他这个人,而不是他努力的结果。
孩子被爱到、被信任了,内在良知就会被激发出来,他就愿意不断地完善自己,从而找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去改正,他就走上了越来越好的道路。
所以,爱与幸福常对父母说:不要希望孩子好,不要看孩子的不好,要用爱和信的力量,看到孩子真好,激发出孩子这个生命本有的、止于至善的内在动力,让孩子充满责任感和荣誉感,愿意越来越好。
这才是中国人说的好孩子,好孩子不是最好的,也不是不好的,而是真好的。
用中国文化来讲,真好就是正好,正好就是真好。就是一个人不管做人和做事,都能做得不偏不倚,既不去过度的追求最好,也不会否定自己,那是中国人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