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教育原则类——教育孩子调心不调嘴,心在前,脑在后,嘴少说
本文转载自郑委老师的博客2014-04-19
作者:郑委老师 洪涛老师
发布时间:2022-10-15
朗读人:陈淑芬
郑委老师前言
“爱与幸福”理论中,有一个很难理解也很难操作的知识点“教育孩子,调心不调嘴,心在前,脑在后。”而这个知识点又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这一关过不去,很多家庭问题就解决不了。
现实情况是“有脑无心”的父母现在越来越多,偏偏“孩子是读心的,而不是读嘴的”。这就造成了深刻的亲子鸿沟和矛盾,一方面家长用各种道理(用脑)教育着孩子,一方面孩子用各种方法反抗着家长的无心(要心)。
到底什么是用心和用脑呢?
一句话:“用心”关注的是“人”,关注的是对方内心的感受,“用脑”关注的是“事”,关注的是事件或问题的解决。
当你不能真正的关注“人”本身的时候,那你就很难取得对方的信任,当对方不信任你的时候,你一切关于解决问题的行为都是徒劳的。
爱与幸福理论有一个关于爱的公式:“爱=信任+心赏+悦纳+支持+帮助”,当父母拥有了信任、心赏、悦纳、支持和帮助的能力的时候,孩子一定会越来越优秀,这其中“信任”、“心赏”和“悦纳”都是用“心”的,而“支持”和“帮助”是用“脑”的.
“信任、心赏和悦纳”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
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
知道的都是“知识和逻辑”,是在“用脑”,只有做到的才是“智慧”,是在“用心”。
当父母能够发自内心的信任、心赏和悦纳的时候,你就是爱孩子了,孩子感受到了这份爱(孩子是用自己的心感受父母的心的,而不是听父母嘴上说的!)就会接受父母的支持和帮助。
相反,如果父母不能发自内心的信任、心赏和悦纳孩子的话,孩子认为家长的“支持和帮助”都是对自己的不尊重,都是“要求和包办”。
* 父母提高自己信任、心赏和悦纳孩子的能力,就是“调心”;
* 父母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用脑”。
所以,教育孩子“调心不调嘴,心在前脑在后”。
当然,调心是一个缓慢优雅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家长们按照爱与幸福理论所教授的方法一点一点去做到,一点一点去坚持做到,急功近利和半途而废一定不会“调心”成功。
今天我向大家推荐家庭幸福指导师洪涛老师在广西南宁“爱与幸福”沙龙上的分享文字稿《调心不调嘴》,加上今天我写的短文,还有我曾经写过一篇博文《家长如何做到调心不调嘴?》,大家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层次思考和实践“教育孩子调心不调嘴,心在前,脑在后”这一关键知识点。
调心不调嘴
文:家庭幸福指导师 洪涛老师
当我们还深陷孩子的问题中不能自拔时,当我们四处求方法想解决问题时,纠结于“孩子不写作业怎么办啊”、“孩子不上学怎么办啊”等等问题的时候,我们是否知道这一切的一切是因为我们的心出了问题!是因为我们的爱出了问题!
看到一颗颗受伤的儿童的心,我呼吁我们不妨静下来,停停匆匆的脚步,把眼睛关注于自己的内心,一起“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学”,真正做到内观自己,改变自己。
现在,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讲讲“调心不调嘴”:
一、为什么调心?
《大学》里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先修其身者欲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致知,致知在格物。”
修身乃我们齐家之本,是我们家庭和睦孩子优秀的根本,也道出了教育的本质,“上所教下所效也,养子使作善也”。
也就是说,想要我们的家庭和谐美满,孩子优秀,首先需要修身,正心,正谁的心,正的是家长的心,只有家长的心正了,孩子的心才可能正。
孩子的气质决定孩子的个性品质差异,决定他的学习差异,而孩子的气质就是父母的状态慢慢内化给他们的一种气质。
如果一个家长永远是冷漠浮躁的状态,那么你跟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就会帮孩子种下冷漠浮躁的品质。
因为你的内心决定了你的身体语言和你的面部表情,还有你的语气等等非文字性语言。这些非语言文字影响着孩子的心。身体的行为是你内心意念的执行体。
心是身体能量的集聚地,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只要我们想改变,一切梦想都会成为可能。
心若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行为习惯就会改变,习惯改变,你的人生将会发生改变。
二、调心调的是什么?为什么不调嘴?
郑委老师经常告诫我们说,要用心不用脑,为什么?
心是身体能量的集结地,心是我们肢体语言的主宰者,而孩子是读心的,爱人是读心的,跟你交往的人也是读心的,因为你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语气无不在真实的透露出你内心真实的声音。
因此,家人们,醒醒吧,别在欺骗自己的了,静静地听听自己内心的呐喊,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让原本最真实的你呈现。
调心,调的是一颗真爱的心,当你心中充满爱的时候,你的声音,语气,身体语言,眼神,面部表情都一展无遗,即使不说话,对方也能感受到你的爱。
而你的身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及语气却成为我们与之沟通是否成功的关键,真正的文字语言才起到15%的作用。
因此,亲爱的们,不要再去模仿别人的方法而爱孩子,我们需要的是去激发你内心原本就有的爱,你内心原本就有的智慧。
这一切都依赖我们坚持不懈的内观自己,坚持修心。心变,意识就会发生改变,紧接着行为就会改变,行为改变,你的习惯就会改变,自此,你真爱的能力就产生了。
而孩子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爱的缺乏而引起的,爱能疗愈一切。
那么调心调的是什么呢?
1.调心调的是我们当下每一刻的起心动念。当我起心动念对了,接着带给自己的感受也就对了。我们经常会因为别人有情绪,会对他人有要求,这都是因为我的起心动念是错误的。
2.你的念头是受你的潜意识决定,潜意识基本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而根植于内心的,是你感受不到的。当我们能很好的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并及时纠正的时候,就可以慢慢地改变我们的潜意识。
3.你的念头也就是你内心的语言,你内心的语言表现出来的方式有眼神、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说话的语气,你心是什么,你的肢体语言就是什么,而越是亲密的人越是读心的。
4.怎样觉察当下内心的起心动念?我们最容易觉察的是自己的情绪,“老公说一句话,我就不高兴了”,“儿子还没去写作业,我内心也不高兴了”。
我们往往只是感受到情绪,但往往忽略了我内心的念头是什么,是什么引发了我的情绪,外在的是一件事,而内在的是什么?
在孩子不写作业的时候,你内在的念头是什么?是担心,还是恐惧,还是要求,还是什么,慢慢地去觉察、去体悟,慢慢地去改正。
三、调心的几个方面:
1.情绪。上一段我们讲了,去觉察情绪前面的念头,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2.每一个起心动念是否正确,来自于你的价值观是否正确。觉察自己的价值观。
3.爱的能力,觉察我对孩子爱人的爱,是她们需要的吗?是正确的吗?
上述三个方面是息息相关的,每一方面的能力提高,都有助于其他两个方面能力提高。
四、怎么调心?
上面是关于调心的重要性和概念,阐明了修心是修身的基础,因此,我们所修的是身体,能修的则是心。怎么修心呢?
《大学》里的一段话,已经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该如何调心,“格物致知,诚其意至正心”,这里的“正心”就是,我们内心的一切念头、思想意识都是正确的,是合乎大自然规律的,任何违背自然规律的,最后都不会有好结果。这也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下面,我就想以家庭为修身道场,详细阐述怎样调心不调嘴。
第一点:学习家庭教育的行动纲领:“改变永远是自己”。
第二点:核心目的“家长学习,是来调心的,不是来调嘴的”即学习是为了修行自己。
千万不要做表面文章,我们要关注自己内心的改变,也就会心态、价值感和爱的能力的改变,而不是单单学一些方法通过嘴上传递给孩子。
第三点:最终状态“缓慢优雅真教育”,不着急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只关注在过程中去做,不关注结果是怎样。
第四点:容易进入的误区:只想学习教育方法,一直想去改变别人。
第五点:实质,孩子是读心的,不是读嘴的,你嘴上说得再好也没有用,孩子不会买账,他只会觉得你虚伪。
第六点:系统的学习,给自己先搭好结构,再在实践中去丰富。
4.记忆,学了后背秘笈,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符号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只有记住了这才是知识。这也是你能在当下,觉知你的念头是否正确的根本。
5.内观自己:内观自己最主要的是内观自己的起心动念,是内观念头而不是情绪本身,往往我们的情绪来自于念头。
每天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景都是我们内观自己的良好时机。在实践中,内观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即可停止错误的做法,只要停止继续前进在错误的道路上,你就是进步。
6.觉知到错误念头后,写下来,根据学到的知识仔细地分析错误在哪,犹如解数学题一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去解决。
7.调心的最好方法:坚持写“心赏”日记,欣赏你的家人,欣赏你周围的人,“心赏”日记可以让你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当你眼里全是珍珠的时候,你就是珍珠了。
8.不要结果,只关注自己去做,做了之后反思总结下一次怎么更好。
9.坚定信念,在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主动出击,寻找正能量场,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10.坚持,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领悟。只要你用心地去领悟,真心地去改变,突然的一天就会来到。
人生就是一个知错改错的过程。
上述我归纳的是,从全面的角度来归纳调心的过程,在每一个当下,在每一个我们念头的那一瞬间,我们需要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辨别此刻的起心动念是否合乎道,这就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自己在生活中仔细去觉察、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