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颂故居:这个人,造出了世界最古老的天文钟

苏颂故居:这个人,造出了世界最古老的天文钟

2017-02-27    02'52''

主播: 雨热

371 4

介绍:
苏颂故居位于厦门同安区大同镇西北,背倚葫芦山,因此又名“芦山堂”。五代后晋开运元年(公元944年),苏颂的祖先苏光诲在葫芦山下兴建府第。 元代时,“芦山堂”苏氏曾因避祸,而改姓许、连、周,此后便有了“一夜分九州,化姓许连周”的说法,也因此,苏氏宗祠内会有连战先生赠送的“发扬苏颂世界第一精神”的锦旗。    令苏氏族人骄傲的是,“芦山堂”不仅是他们的祖宅,更是中国科技史上值得大书特书一笔的胜地。北宋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苏颂诞生于此,22岁便进士及第。此后官至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并在宋哲宗时拜相。他执政时,百官守法遵职,量才授任。    对于人才辈出的“芦山堂”苏氏来说,上述成就并不足称奇。苏颂的伟大在于,他对算法、地志、山经、本草、训诂、律吕等无所不通,尤其是在天文学和医药学两个领域,建树颇丰。    他领导制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兼有观测天体运行、演示天象变化,并随天象推移而报时的作用,被认为是钟表的祖先。他还绘制了当时最为完善和科学的星图,他主编的《新仪象法要》是我国现存最详细的古代天文仪象著作。    此外,苏颂编纂的《本草图经》,也是上承隋唐、下开元明的药物学巨著,是当时最完善的药物志和药物图谱,也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图本草书,被李时珍称赞“考证详明,颇有发挥”,并在《本草纲目》中多次引用。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曾称苏颂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    今天,当我们走进这座平平无奇的二进双护厝府第时,或许能从那迭起的斗拱与高翘的屋檐间,一窥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巅峰一角。 来自“文明互鉴”社群 - 旅见旅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