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浮图讲开阳村:苍凉、朴拙的“关内楼兰”

河北浮图讲开阳村:苍凉、朴拙的“关内楼兰”

2017-02-28    02'00''

主播: 雨热

78 4

介绍:
河北张家口的开阳村,地处恒山与阴山交汇处,是一个苍凉、朴拙的古邑,有“关内楼兰”之称。开阳村的街道布局,很讲究周易八卦的玄妙,形成“井”字型结构,史称“九宫街”。 据载,开阳村即战国时期赵国代郡之安阳邑。《史记》载,赵主父武灵王封长子赵章为代郡安阳君。西汉、东汉时称为东安阳县,治所即开阳村。后有其说“开阳原县村庄先河”,“先有开阳堡,再有开阳村,后有阳原城”。 战国时的赵国,疆土辽阔,主要有当今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山西省中北部和陕西省东北部。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后,军事实力快速增强,北灭中山,打通代郡与首都邯郸之间的道路,并向西扩张,于公元前306年打败了林胡、楼烦,后修筑长约1300华里的长城,并在代、云中、雁门这些地方设郡,开发北部边疆地区。 开阳村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是周边环境遭到破坏。汉唐以前开阳村附近森林广袤,水源充沛。在北宋年间和明代,这里成为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冲突和战争的前沿,森林大量被砍伐,水源枯竭,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开阳村西边逐渐开始沙漠化。每逢冬春,狂风卷着黄沙直奔开阳村。 开阳村最宝贵的价值在于保留了一座千年古城,为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来自“文明互鉴”社群 - 旅见旅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