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百利留学声,我是为你带来100位诺奖得主传奇故事的Yoyo老师。今天是根岸英一的最后一期,让我们一起看看他课堂之外的人生又有怎样的精彩故事吧。
2010年的根岸英一已经75岁了。得奖之后的根岸英一,不仅是教授,仿佛还成为了一名学术“明星”,被很多国家大学邀请去办讲座,做交流……而根岸英一似乎也很享受这种状态。
他性格随和,跟谁都能友好相处,对于前来采访研究内容的记者也会耐心地说明直到对方理解为止,这一点非常有名。
2014年,JST主办的“中日大学展暨论坛”在浙江省等举办时,当时根岸英一在浙江大学举行了一场特别演讲,后又前往绍兴市参加了学术交流会,整个过程气氛非常热烈,欢迎会上甚至还准备了卡拉OK比赛。根岸英一用中文唱了一首《夜来香》,博得全场喝彩。
2017年,根岸英一受邀来到了中国四川,走访了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还为学生们做了一场名为《科学与探索·梦想与践行》全英文演讲。
在演讲中,他说到,“我从博士毕业,到75岁获得诺贝尔奖,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我追求这个梦50多年了。”针对学生们普遍关心的梦想与现实的问题,根岸英一这样说道,科学的道路很漫长,需要研究者耐心等待,“找到自己的兴趣,持续钻研努力,遇到困难时,可暂时放一边,转移注意力,但不要轻易放弃。”
他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劝告立志于科研的学生,一定要“多做实验”。他说,“跟随布朗教授,我们用得最多的时间就是做实验。刚开始,大家都不明白为什么同一个实验要做3个相关实验”。但后来,他终于体会到了,要多做实验、多次尝试,保证科学研究的严谨。“除了做实验,我还用了很多时间学习英语,这也是很重要的。”根岸英一流利的英语表达也引起在场听众的关注,“我们需要学习英语,一方面加强与朋友的英语对话,另一方面也要强迫阅读英文文献。”
而且,根岸英一来中国后,他说“成都很大、食物很好、美女很多。”言语中毫不掩饰对中国的喜爱。虽然已近八旬,但仍然把成都大熊猫基地安排在他紧凑的访川行程里。
也正是由于对中国的喜爱,他不仅多次出访中国,还担任了多所中国高校名誉教授。在他执教生涯中曾多次为中国学生提供奖学金,大多数时候他的课题组中80%以上的学生都来自中国。他的很多学生在各个领域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其中最优秀的包括麻生明教授(2005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钢国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等。
好的,听完了根岸英一的故事,你是不是也开始喜欢这样一位对学术严谨,对学生和蔼的老师了呢?根岸英一的故事就为你分享到这里,明天的节目我将继续为你带来诺奖得主的精彩人生。感谢你的聆听,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