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古中国——山西秘境

最美古中国——山西秘境

2016-03-21    11'07''

主播: 幸福客厅

340 1

介绍:
发现最美古中国——山西秘境   为什么是山西? 很多朋友知道我这些年“泡”在山西,经常这样问我。 确实,在当下如火如荼的自助游热潮中,有上千个理由可以把山西排除在外。不过,学业的背景和多年的职业经历,让我逐渐看清:山西,正是寻访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洼地”。 前些年我在山西旅行的时候,当地的环境污染、矿难事件接二连三,贪腐窝案全国瞩目,文物保护不力,山西俨然正被“妖魔化”。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其实,从更长的时间轴来看,这只不过是几十年来的问题,和山西拥有的五千年华夏文明相比,不过是深海上的一层浮萍而已。 在一些表面乱象之下,山西的人文环境竟还保持着难得的原生态,让人惊叹的文化遗产遍地都是: 让人震撼的平遥古城、五台山、云冈石窟三大世界文化遗产; 内外两道长城环绕晋北,是明长城最密集的地区; 中国已知旧石器遗址总数的50%以上; 已公布的 7批4000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10%以上,都在山西,居全国第一; 其中有全国公认仅存的数座唐代木构建筑,是现存木建筑中最早的; 其中元代和元代以前的木建筑400处以上、占全国总数80%以上,全国第一; 寺院壁画和出土墓葬壁画25000平方米以上,全国第一; …… 此外还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各地。 对这些数字不必烂熟于胸,当看到那些瑰丽的景象,产生一份民族归属感,为血脉中无法抹去的本源而自豪,就已足够。每当来到佛光寺东大殿这类早期建筑的脚下,我就会感到一种让人激动不已的气场。 说到山西的特色,很多人说是“土”。我想,应该再加上个修饰词——“土得掉渣儿”。那里有原生态的环境,在太行山和黄河之间的这片黄土地上,古建、民居、手工作坊、地方戏、方言、面食……毫无雕琢地存在着。“土”是客观的,是民族的,也是传统文化的形象反映。这里说的“土”没有贬义,相反我觉得亲切,真实。 山西地域面积不大,传统文明遗迹遍及各地,在最密集的晋东南和晋南地区,县、乡甚至村里就有多处千年“国宝”。比如在稷山县马村,青龙寺元代壁画和宋金墓群戏曲主题砖雕墓这两处就相距不到 200米。 五台山、云冈石窟和平遥古城是山西境内的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在它们身边也有常被忽略的美景:以五台山外唐佛光寺、南禅寺为代表的台外古寺群;大同城里的上下华严寺、善化寺;外长城沿线的密集古堡群;平遥城外双林寺 2000多尊彩塑、镇国寺万佛殿建筑和造像……观赏这些少人关注的国宝,我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游人几乎为零!很多地方都是“个人专场”,除我以外,再无访客。那一天中午在朔州崇福寺,去吃饭的管理员把我忘了,于是我幸福地被反锁在古寺里。 当下流行穿越剧,如果真要找穿越的感受,最简单的就是去山西。在这里,可以与佛光寺 1200年前的唐代菩萨对视;看600年前广胜寺水神庙壁画上的元朝百态;沿着500年前的明代残长城前行;走进龙门寺,分属六个时代的殿宇并存至今;登上太行至尊王莽岭,穿过人工开凿的挂壁公路,时光机带我走向峡谷深处的石头村。 山西没有光鲜的外表,有时还显得过于朴素,如古建洗尽铅华的原木构件,质朴是让人最踏实的一种美。这就是古中国之美。 从黄河之滨蒲津铁牛到外长城脚下得胜古堡,从太行娘子关关隘到碛口石窑,穿越在山西的我,快乐、惊喜、感悟、幸福。这是地理上的穿越,更是精神上的穿越。有形和无形的遗产在这里交织,构成无尽的中华文化宝藏。 我看到了宝山一角,发觉还有更多迷人的秘境。 在山西的旅行必须和淳朴的当地人民打成一片。背包的路上,我总能遇到各类好心人的帮助,人品爆发:在前往介休途中,长途车售票员主动帮我找车、偏关大卡车司机主动让我搭车去县城、长治出租车司机退车费,不胜枚举。他们帮我认识了山西,也认识了自己。 有人说我是中了山西的“毒”,我说自己是“山西控”。其实这都是历史的机缘巧合:百年来,中华文明饱受劫难,人文景观几乎被摧残殆尽。而山西被历史的偶然性选中,成为最后的伊甸园。于是,我不由自主地被这片黄土地深深吸引,在这里寻找传统文明的精神和物质碎片,唤醒都市浮华背后尘封的文化记忆。 在山西的人文旅行,让我感到无穷的正能量,它属于山西,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如果有更多的人通过我的文字和图片,产生一份情愫,进而前往山西,了解祖先遗产,激活血脉深处的民族因子,产生对传统文明的热爱,那就是我最大的愿望。这份情感可能就是我们的文明源远流长的密码。 来源 书名 发现最美古中国——山西秘境 作者 刘勇 出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