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收听,期待你对本期节目的评论留言哦~
一个北京人告诉你 山西有多少可以高调的资本
一个北京人的发现山西之旅(组图)
山西晚报专访当代徐霞客 刘勇
刘勇,北京人。历史学硕士,资深旅游媒体人,人文旅行家。
花费数年时间,山西119个县,刘勇走了将近100个。他的这种“走”,不同于一般人的旅行、行走,而是寻访、访古之旅,每次都是寻找过往精神和物质碎片的灵魂之旅。
近日,刘勇的新书《发现最美古中国山西秘境》一书出版,有出版界人士说,还没有人像他这样走遍山西境内的传统文化遗存,把古中国洗尽铅华的朴拙之美细致地展现出来,触摸古中国残存的美丽容颜,唤醒尘封的文化记忆……
一个地道的北京人,成年累月“泡”在山西,要不就在来山西的路上。不是怀揣着浓烈的热爱,无法做到如此。
刘勇,他多想自己是个山西人。他说,山西文史,气场犹在。
在刘勇的眼里,山西究竟是怎样的秘境?
A 为什么是山西
山西晚报:你在书中自序《为什么是山西》,为什么要解释这个?
刘勇:因为有太多人问我原因。
山西晚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
刘勇:因为他们不明白山西有什么值得看的。所以我一直在说,要让大家知道山西有啥,有啥意义,大家才会去山西。
山西晚报:如果你写的是陕西,是云南,是其他省份,他们还会有这样的疑问吗?
刘勇:有,但没这么强烈。现在在都市人旅游的目的地中,山西一般是靠后的选择。
山西晚报:为什么?
刘勇:因为我们的教育中,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普遍比较少。其实这篇文章本来是写给我的同学们看的。他们都是历史学的本科,后来很多当了老师,但说到山西的佛光寺(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发现的第一个唐代木构建筑),竟然都不知道!历史系本科毕业生尚且如此,何况他人?
山西晚报:我们一直在做宣传山西的工作,但影响力似乎还不够。
刘勇:现在国人旅游,要么去国外购物刷卡消费,要么就是夏威夷巴厘岛晒太阳休闲去,吃好住好享受好,但是旅游本身的意义是什么?我认为绝对不是这些浮在面上的东西,这些在国外都是很小儿科的,内地的旅游还处于初级阶段。十几年前我出国旅行,去一些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那时老外已经开始自由行,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氛围。西方发达国家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对文化的认识相对也比较深,所以他们旅游时会更多地关注人文的东西。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不过,这类人群的基数比较大,而在国内,像我这样的反倒成小众了。
出国游是如此,国内游又何尝不是?国人国内游,多喜欢去西藏、云南,领略异域风情,自然风光看得多,这其实跟我们文明古国的基础相当不搭调。所以你让他去山西看个庙,他就觉得没劲,认为没什么可看的,因为他认识不到文化的价值。当然了,这和我们本身的旅游设施、基础服务也有一定的关系,你不能让大家都和我一样做背包客,但总的来说,国人对旅游的认识是处于比较低的阶段的。所以,多年来,我一直在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是山西?
山西晚报:前几年山西有些负面报道,可能也让旅游者不愿意来。
刘勇:山西被“妖魔化”了。但是,从更长的时间轴来看,这些不过是几十年来的问题,和山西拥有的五千年华夏文明相比,不过是表面的乱象而已。拨开迷雾,我看到山西的人文环境竟然保持着难得的原生态,让人惊叹的文化遗产也遍地都是!
B 为什么是土得掉渣儿的山西
山西晚报:你觉得山西和别处不一样的是什么?
刘勇:山西最大的特色就是“土得掉渣儿”!这是一个客观用语,是个俗语,有些戏谑和喜爱的成分,是说它的原生态,原汁原味儿。如果非要把山西弄得跟北京似的,太原弄得跟深圳似的,那好吗?那还是山西吗?山西,它的独特,一个是人文、环境原生态,第二是山西的人像黄土地一样质朴、深厚。山西,真是非常难得的一块沃土。
山西晚报:现在人们追逐时尚,你也在时尚杂志社工作过,你觉得土得掉渣儿的东西能拿到台面上么?
刘勇:时尚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自己为什么不拍着胸脯说,我这个东西别的地方就是没有,我这儿是独一份,这就是时尚!别的地方能给你穿越的感觉吗,不能!看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深厚,从哪儿看?从山西看。我跟好多人都说过,山西人现在太低调了,好事儿赖事儿都不敢言语,山西人怎么变成这样了呢?当年晋商走西口的劲儿哪儿去了?
山西晚报:当年晋商走西口,那是因为活不下去了,现在日子好了。
刘勇:都富得流油了,谁还愿意吃苦受累去?人性使然。你看内蒙古、陕北不都这样吗?但他们除了煤别的资源就不那么突出了,而山西不一样,除了煤,论传统文化遗产,山西是中国第一。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这是没有任何污染的产业,是既有社会价值,又有经济价值的好事,是让中华复兴的好事。现在各方面都对传统文化给予特别关注,要好好发扬光大,这不正是山西的机会吗?传承三晋文化,助力文化复兴啊!
山西晚报:全国研究历史和文化的学者很多也来过山西,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山西,可山西在很多人眼里还是很陌生。
刘勇:专家学者的研究范围可能比较窄,侧重于一个方面,比如非遗、壁画等,另外,他们对传统文化遗产的认识,可能和我的角度不一样。我认为,要看早期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东西,地上的,只在山西有,其他地方没有,而且山西最全。从唐代的佛光寺、南禅寺一直到明清的建筑,山西每个朝代每个时期的东西都是很多的。刚才我跟一位西安的朋友聊天,他说西安的好东西也很多啊,我笑着说,西安地上的连元朝的都找不着了!我号召大家来山西,更多的是希望中产阶层的白领、知识分子们来看看,他们能带动更多普通民众。
山西晚报:可是大家都那么忙,谁有工夫一个地方待七八天就看个庙啊?
刘勇:我认识的一些白领,在办公室里一待就是一天。你跟他说一些地方,他根本不知道在哪儿。我们说距离产生美,旅游的魅力就在于此,那些白领们没事跑到外地去旅游,他去干什么呢?他就是要看一些和都市不一样的东西,看一些他平常生活中见不到的物件儿。我们山西的价值、精华恰恰就在于此。但是,咱们山西人太低调了!
山西晚报:也不单纯是低调,山西旅游的短板是:资源好,开发乱;品牌差,积聚弱;题材多,提炼差;内容好,主题散。
刘勇:说一千道一万,办法总比困难多。得让社会主体发挥作用,让民间按照现代旅游业的规律,借鉴西方旅游产业的规划去操作。不要再搞低端建设,那样就把山西的家底儿都毁了。不投资也好,先别毁,先留着,等咱们想成熟了,按照高端旅游产品的模式去操作。宁愿慢,别瞎干。一个庙给修坏了,一个景区修坏了,这种人文资源破坏掉之后,很难再恢复。你看皇城相府那种景区,很火,但我觉得现在旅游产业的格局和趋势已经超越了过去,如果都搞成皇城相府那样的,是有些过时了。但是,是不是搞成威尼斯那样的,可以论证。
C 为什么山西要继续“土”下去
山西晚报:你曾在旅游杂志做编辑,以你的眼光来看,山西旅游该如何发展?
刘勇:山西原生态的多,当然可能因为经济原因没有开发,但我认为这恰恰成就了山西。现代旅游业是推广和传承传统文化遗产很好的角度,旅游绝对是文化很好的传播载体,只不过我们现在还没有挖掘出它的价值来。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山西的潜力是无穷的。因此我的书一个是个人的总结,出版之后也许会产生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这对山西可能也会有一些帮助。我是一草根,也不是政府官员,也不是学者,也不是什么领导,我就干我自己的事,干一点是一点。别人受到了影响,觉着自己也能干,众人拾柴火焰高。
山西晚报:但是你也说了,山西的很多好东西都藏在山旮旯里,从旅游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条件适合开发吗?
刘勇:现在国内的旅游产业是比较低端的,旅游不应该是摆个桌子拉个横幅就卖门票。山西可以做很多高端深度的产品,比如我可能今年会和一些团队合作,我带他们来山西旅行,再比如去年我带北京的历史老师和学生们来山西深度游,这都不是传统旅游能够做得了的。
再者说,如果我们要去云南、陕西、广州这些地方,有比较清晰的概念,云南,鸟语花香,四季宜人,陕西,地下文物,五千年文明,广州呢,岭南文化,生猛海鲜,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符号性的东西,但是山西除了五台山、平遥之外,好像人们没有更多好感,所以很多时候不被作为第一选项。
山西晚报:那么现在对于山西旅游文化发展来说,建立符号是第一要务吗?
刘勇:符号的后面是文化价值,是自己独有的。我们山西的秘境,是人文旅行的极佳背景。这个原生态、原装的山西秘境,可以说是最大的魅力。我们不必搞太商业的外表,把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好,转化出张力,这就是最大的包装。我们要对自己的文明有自信。保护本色,同时我们提供现代旅游服务,山西是中国早期文明最后的或者说唯一的大本营了。
山西晚报:所以你认为山西应该形成高端深度的旅游业态?
刘勇:这个高端是精神上的,不是简单的价格问题。旅游产业升级必须有文化基础,这方面,山西的优势是其他地方根本没有的。
山西晚报:那么问题来了,深度人文旅行有什么价值?
刘勇:价值就是旅游本身的价值。旅游的目的是什么?是追求精神的愉悦和享受。当然了,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但这只是浅层的六个方面,在这过程中,人们花钱买了享受,但在精神愉悦之后,他会觉得这次旅游很值得,并不仅仅是花钱买了个东西。比如说去巴黎买了个包,比国内便宜3000元,很值得。这两种“值得”的层次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认为的高端和深度。这也正是山西未来发展的方向。仓廪实而知礼节,钱多了之后,买了那么多包之后,不能再往深处走走?我们现在讲产业转型,说幸福指数,皆因人们太空虚。从哪方面来弥补呢?正如《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先生在给我写的序中所说,“在旅行中发现文明”,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深度的人文旅行,其分类本身在专题定制旅游里就是高端的,因为它是精神上的东西,这是拿钱买不到的。什么东西最贵?免费的最贵。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哪个地方有,所以你花多少钱也买不到。
本报记者 王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