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收听,期待你对本期节目的评论留言哦~钟情《红楼梦》的一个原因是,它是一部少有耐看、常看常新、甚至后来再看会颠覆原有感观的书。前十年的喜好与判断,可能会与后十年截然不同,甚至是180度的大反转。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作者从不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刻画小说中人,或以教条的方式对待读者。
从对书中姹紫嫣红开遍的如花美眷的喜爱,到笔下最卑微鄙贱人物的宽容,这一路,我走了二十余年。渐渐深悟作者的慈悲之心,这种慈悲,不同于怜悯。怜悯来自优越感,慈悲是看到书中人物的人性,产生的广大的同情。

赵姨娘是《红楼梦》中,活得最不堪的人物之一。家生子背景,又让她处于奴才中最劣等。
她的兄弟赵国基去世,因身份是家里的,按例只能给20两丧葬费。可知赵家从她的父辈起,就已是贾府的家奴了。
到了她,堂而皇之地成了贾政的妾,她的妾室身份,仅只能让她自己成为贾家一员(参看《中国妇女在法律上之地位》一书),对于家族命运的更改并没多大助益。但凡有点气性的人儿,多少都会有些不甘吧?就这一点上,她多少有些类似《人民的名义》里的祁同伟。
更何况同样是几代家奴的赖嬷嬷家,已经挣下了大观园半大园子;赖嬷嬷的孙子、赖尚荣更是已承主子恩典,脱奴籍不说,还捐了官。她身为姨娘,还不比管家身份更加尊贵,为何不能如此?
袭人对宝玉的一片痴心用意,多少寄托着有朝一日能成为宝玉妾室的盼头。可以说,姨娘身份,便是那个时代一个丫头的最好归属。赵姨娘所归的贾政,品行端方,仪表堂堂,还是荣府的当家老爷。她是政老爷的宠妾,自然该有相应的身份地位。且她的肚子偏生还十分争气,为这个本正在凋零的家族,添丁散叶,诞下一儿一女。
在赵姨娘的意识里,她本就应母凭子贵,身份当然要比一切下人,都要更加尊贵些,自然也该比赖嬷嬷更显达。
然而,事实并不如此。世上的事物还是一如即往地漠漠待她,丝毫不曾考虑过,她是否甘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