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诗】我来了,要取代你,姐姐

【一起读诗】我来了,要取代你,姐姐

2014-02-10    02'45''

主播: 一起讀詩

944 23

介绍:
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诗人们•第六辑•阿赫玛托娃 我来了,要取代你,姐姐 “我来了,要取代你,姐姐, 在高窜的林中篝火旁。 你的头发花白,视力 下降,泪眼矇眬。 你已不再记得鸟儿的歌声, 你也不会发现星星和闪电。 早已不再听见铃鼓的击打, 而我知道,你害怕寂静。” “你来了,要将我埋葬。 你的铁锹和铲子在哪里? 你的手中只有长笛。 我不会责怪你, 我的嗓音早已停息, 难道还值得惋惜? 请你穿上我的衣裳, 忘掉我的担忧, 让风儿拨弄起鬈发。 你散发着丁香一般的芬芳, 沿着险峻的道路走来, 为的是成为被照亮的那一个。” 一个去了,给另一个 腾出、腾出位子。 踉踉跄跄,像一个瞎子, 走在一条陌生而狭窄的小路上。 她仿佛看到了一切,附近 有火焰……手里握着铃鼓。 而她,恰似白色的旗帜, 而她,恰似灯塔的光芒。 1912 (汪剑钊 译) .......................................................... 作者简介 阿赫玛托娃•安娜•安德烈耶夫娜,俄罗斯女诗人。1889年8月11日(旧历)安娜出生在黑海沿岸敖德萨近郊的“大喷泉”。父亲是一名退役海军工程师。当安娜决定要写诗时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为了不“辱没”父亲的姓氏她选择了曾祖母的姓氏――阿赫玛托娃,正是这个姓氏响彻俄罗斯整个文坛,而非“戈连科”。她曾在彼得堡女子大学学习法律,但她酷爱文学,尤其是诗歌。曾加入阿克梅派。1912年出版诗集《黄昏》。1914年发表诗集《念珠》,曾引起轰动。二十年代初期出版诗集《车前草》(1921)和《耶稣纪元》(1922)。卫国战争时期创作过很多爱国主义诗篇。1964年获意大利国际诗歌奖,1965年获英国牛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诗人喜爱中国古典诗歌,曾译过《离骚》和李商隐的无题诗。1966年3月这位饱经风霜的女诗人因心肌梗塞病逝,结束了她77年的坎坷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