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在昨天的阅读中,我们读到了秦国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引入白刃战的战术,还有秦国大将王翦的老谋深算,以及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将六国兵器收缴到咸阳熔铸成十二铜人。那么,在此之后又会读到什么呢?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博浪沙刺杀事件   最初自称皇帝的时候,秦始皇曾豪迈地说自己是第一代皇帝(始皇帝),皇位会传给二世皇帝、三世皇帝,直至无穷。 他以为秦朝能延续到永远,就算不可能永恒,至少也能延续很多年。然而,秦朝在秦二世这一代就灭亡了。   秦始皇死后短短三年,大秦帝国覆灭。我们只需讲讲秦朝灭亡的过程,秦始皇的形象就会自动浮现出来。   秦始皇认为只要牢牢地控制住中央,就算发生什么万一,也能保全中央。他万万没想到,事情并不会像他预期的那样发展。就像秦始皇曾想依靠“焚书坑儒”来控制百姓的思想。 但诗书可以烧掉,人心是烧不尽的。   秦始皇为彰显自己消灭六国的功绩,每灭掉一个国家,就仿建一座那个国家的宫殿,从咸阳宫起排成长长的两列。虽然是仿品,但几乎和真的一模一样。 然后,再把抢来的宝物和美人都放在里面。惨遭灭国的忠臣,在这种羞辱下对秦始皇的仇恨逐渐加深。   此处不得不提一下后来成了汉高祖刘邦谋臣的张良。张良祖上世世代代都是韩国的相国。家国破灭的他曾想找个机会报复秦始皇。   燕国曾将刺客荆轲送入秦国,这次张良找了个大力士来刺杀秦始皇。由于无法接近秦始皇,他们选择了从远处向他的车队投掷东西。   用来投掷的东西,就是重达120斤的大铁锤。两人想将这个大铁锤扔向秦始皇的车队,摧毁秦始皇的马车。可是事情没有如张良料想的那般顺利,瞄准的失误让秦始皇死里逃生。   在那之后,秦始皇令手下的人连续找了十天,却一无所获。   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所有知晓此事的人都在袒护张良。有人知道张良找过大力士和善于投掷的人,却不愿向搜索的人透露半个字,痛恨秦始皇的人太多了,以至于谁也不会说出刺杀他的人。   这次的刺杀事件于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发生在河南省阳武县的博浪沙。所以被称为博浪沙刺杀事件。    遗诏的谜团   博浪沙刺杀事件过去没多久,秦始皇又一次外出巡游。像秦始皇这样频繁巡视的皇帝,在中国也并不多见。有一种观点是秦国曾经处于中国的最西边,深受西域国家的影响。   秦始皇喜欢到处巡视,每次出行,他都要在当地修建石碑,以向后世宣扬自己的功绩。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他开始了最后一次巡视。右丞相冯去疾留守咸阳,左丞相李斯随行。   这次,秦始皇带上了最小的儿子胡亥一起去。胡亥有点儿笨,但秦始皇似乎就喜欢笨一点的孩子,对胡亥极其宠爱。但是,秦始皇并没有将胡亥当做自己的继承人。   在巡行至山东省的平原津时,秦始皇染疾病倒。但秦始皇还不想死,他耗费无数钱财,派徐福去东边的海上寻找长生不老药。但直到他生病,药还是没有送过来。   据史记的记载,秦始皇极度厌恶别人提到“死”。于是,朝野上下“死”成了禁语。但是,死亡还是如期来临了。秦始皇最终驾崩于沙丘。   起初只有丞相李斯、宦官赵高和胡亥知道秦始皇驾崩了。这三个人毁掉了秦始皇死前写好的遗诏,又重新伪造了一份诏书。 秦始皇的遗诏是写给长子扶苏的,他命扶苏返回咸阳接受自己的遗体,并主持葬礼。而素来国君葬礼都是由太子主持。   扶苏是帝王之才,但因劝阻焚书坑儒一事,被秦始皇一怒之下赶去和蒙恬修筑北方的长城。但这并不意味着扶苏被流放,而是让他去长长见识。  秦始皇视扶苏为皇位的继承人,想让他先实地考察军队,为以后做准备。   胡亥等人伪造的遗诏,写明要赐死扶苏。假遗诏还言明扶苏总和秦始皇对着干,还阻止焚书坑儒,所以要赐他死罪。给蒙恬的罪名则是没有尽到看管扶苏的责任,令其自行了断。   回到咸阳后,胡亥作为秦二世皇帝继位。而据说设计这一切的人,正是宦官赵高。   但是人们对于这件事也有多种看法。这三个人到底是把这个秘密告诉谁了? 七十年后出生的司马迁虽然记录了这件事的经过,但按理来讲知情人那时候已经死光了。至于真正的遗诏是怎么写的,就无从知晓了。    遗臭万年的宦官赵高   司马迁善于活灵活现地描写历史人物。而他的写作特点之一,便是不管描写的人物是谁,他都会尽可能地突出那个人物身上的闪光点。   司马迁描写秦始皇的时候就是这样。虽然司马迁笔下的秦始皇是暴君,但他并不是用自己的话来形容,而是引用了汉代贾谊写的《过秦论》来展示秦始皇的残暴。 司马迁这样做,或许也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秦始皇虽然犯了很多错,但我仍然肯定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   有人认为写史书就不能掺杂自己的感情。但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是人,完全不带感情去记录是不可能的,人们应该学会用同情的眼光去看待历史。  司马迁在创作的时候最同情的人是屈原,其次是说客苏秦。虽然苏秦在司马迁的笔下是一个擅长权谋策略的大坏人。 但司马迁说,社会上厌恶苏秦的原因,是因为他先死了,而张仪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张扬暴露了苏秦合纵政策的短处,以促成连横政策。   即便司马迁同情屈原和苏秦,但只有一个人能让心软的他口诛笔伐。这个人就是宦官赵高。赵高在秦始皇身边侍奉,同时是皇子胡亥的老师。   赵高等人知道遗诏的秘密后,伪造了一份遗诏,除掉了正统继承人和辅佐继承人的将军。这样以来,天下就属于他们三个人了。   然后,他们又封锁秦始皇的死讯,将遗体用辒辌车秘密运回都城咸阳。这种车内部阴凉、通风良好,秦始皇以前在夏天巡视时坐的就是这种车。过了一段时间,尸体开始腐烂发臭。   于是,他们买了许多腌鱼放进随行的马车里,用鱼腥味掩盖尸臭,再让一位官员坐在辒辌车里,制造秦始皇还在世的假象。他们想尽办法掩盖秦始皇的死,待到一切按照计划发展之后,才正式发丧。   胡亥成为秦二世后,赵高为了掌控实权,开始在暗地里操作。赵高最强大的对手便是李斯,虽然他与李斯利害一致,但都把对方当成死敌。 也许是因为李斯知道同一个秘密,引得赵高对他的猜忌越来越重,最后用计谋害死了他。    赵高还会通过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测试别人是否真正听命于自己。《史记》中有这样一段故事。   有一天,赵高牵着一只鹿走到胡亥面前,说:“这是马。”   胡亥感到莫名其妙。“这明明是鹿。硬把鹿说成马,你没事吧?”   胡亥又问殿下群臣,最后回答是鹿的人都惨遭迫害。只有那些顺着赵高的意思回答是马的人才得到了赵高的信任。虽然说难以置信,但赵高最后只给那些指鹿为马、乖乖听话的人一条活路。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了博浪沙刺杀事件的过程和秦始皇死后的遗诏之谜,还有秦二世登基后宦官赵高指鹿为马、把持朝政的事情。那么,在此之后我们会读到什么呢?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上一期: 秦始皇(8)
下一期: 渡边淳一《钝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