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岁朝清供》

汪曾祺《岁朝清供》

2021-12-20    18'42''

主播: 知足常乐😽😆🎥

50 0

介绍:
汪曾祺是中国著名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提到他,很多人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才华横溢”“儒雅乐观”“有情趣”等印象。贾平凹如此评价他:“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他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年届六旬时才闻名全国,之后受到了无数人的推崇喜爱。他已于1997年去世,名字却不断被人们提起怀念,作品反复重版,出版量还超过了在世之时。汪曾祺的一生,经历了诸多坎坷波折,也遭遇过不公的对待。但他笔下带给读者的,始终是温暖从容、乐观豁达。《岁朝清供》是一本汪曾祺的作品选集,书中有许多关于自然草木虫鱼鸟兽、饮食、故人往事的散文及小说。品读汪曾祺的文字,仿佛在聆听一位和蔼可亲、儒雅博学的老人闲聊,讲述他见识过的风土人情和人生起伏。这本书的字里行间,藏着汪曾祺对待人生百味的态度和想法。今天,就让兹心带着大家走进书里,看看从中能够读到的生活感悟。01随遇而安,是应对坎坷的好心境电视剧《唐顿庄园》说过:“世事无常,但我们要随遇而安。”人生起伏,世事多变,时代的浪潮滚滚而来,谁也不能完全掌控生活的轨迹和遭遇。人生越是坎坷,越要学会能屈能伸,如此才能更好地自我调节、应对逆境。在特殊时期,汪曾祺遭到过同事们的不公对待。但他并没有怨恨过同事,甚至还有点同情,认为他们也是不得已。他被下放到农村,天天要干起猪圈、刨冻粪这般的重活。但他咬牙挺了过去,从文弱书生变成了农活好手。他和农民一起劳动吃住,扎根在农村,说“这对我确立以后的生活态度和写作态度是很有好处的。”动乱年代,他还被打倒过,送进“牛棚”。二十年后他被平反,别人好奇他怎么撑过来的。汪曾祺回答:“随遇而安。”面对坎坷苦难,他想法自我开导,做到安心自在。他的淡然,并不是躺倒放弃,而是努力在逆境中活出光芒。英国戏剧作家马辛杰•菲利普说过:“无畏的人随遇而安,所到之处都是故乡。”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也难免有颠沛流离时。宋人王巩因受“乌台诗案”牵连,被贬到荒僻的岭南宾州。王巩家中奴仆歌女纷纷散去,唯有歌女柔奴毅然随行。在宾州的艰难时光里,柔奴用自己的温柔坚强慰藉了王巩的失意。在逆境中,王巩没有沉沦,著述不绝。数年后王巩奉旨北归,得以宴请苏轼。苏轼好奇柔奴神采容貌更胜从前,仿佛更加年轻了,难道岭南的湿热和艰苦没有影响到她吗?柔奴笑着回答:“此心安处是吾乡。”悲欢聚散本是人生常事,聪明勇敢的人会从容面对。生活难免有波折,保持良好心境很重要。假如生活很苦,那就自己加块糖。兹心以为,有时糟糕的境遇难以改变,不妨面对现实。与其埋怨和沉沦,不如尽力适应、因势利导。随遇而安,更容易排解负面情绪、感知细微幸福,是应对坎坷的好心境。02珍惜知音,得一足以慰平生有句歌词道:“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人海茫茫,遇见朋友、敌人都不稀奇,遇见懂你的人却很难。如果有幸遇见,值得倍加珍惜。书中讲了一对知音的故事。季陶民是众人追捧的大画家,叶三是卖果子的小贩,两人地位悬殊。但季陶民认为唯有叶三才是他艺术的知音,而叶三也是真心爱他的画。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唯独对叶三是例外,因为只有叶三才能说出画的好坏。季去世后,叶三就不再卖果子了,但他四季八节,还会到处寻觅鲜果,供到季的坟头。季送过叶三很多画,价值不菲,很多人求购,但叶三一张不卖,全带进了棺材。季陶民和叶三,除了送取果子和看画,少有交集,但并不影响他们惺惺相惜。他们明白,知音难觅需珍惜,得一足以慰平生。知音,追求的是思想的同频共振,带来的是精神的高度满足。俄国作家冈察洛夫说过:“知音,不需多言,要用心去交流。”柴可夫斯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创作生涯的早期,他任职于莫斯科音乐学院,繁重的教学影响了他全心创作。他的婚姻也不幸福,柴可夫斯基甚至自杀未遂,不久后婚姻破碎。巨大的压力让柴可夫斯基精神非常痛苦,幸好他认识了富孀梅克夫人,对方给予了他很大的慰藉。梅克夫人热爱他的才华,定期资助他,使他得以辞去教职专心创作。他们在14年间,通过书信畅谈艺术、交流思想,成为灵魂契合的挚友知音。不过,两人默契地从未当面交谈过。在梅克夫人的鼓励下,柴可夫斯基陆续创作出交响曲《曼弗雷德》、歌剧《黑桃皇后》、舞剧《胡桃夹子》《天鹅湖》等诸多世界名作。世人公认,没有梅克夫人,就没有后来步入辉煌的柴可夫斯基。茫茫人海,难得有人充分理解自己的苦衷,支持自己的追求,这是何等幸运。兹心觉得,有了知音的陪伴,心灵之路才不会孤单。人生能拥有知音,对事业、爱好及身心有益,值得好好珍惜。03亲子和谐,从彼此精神平等做起《被讨厌的勇气》一书写过:“父母无法代替孩子生活,但能够帮助孩子鼓起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想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必须平等的对待孩子。孩子并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年过30后,很多人会生育孩子,也会渴望拥有和谐美好的亲子关系。怎么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汪曾祺父子三代人的故事能够给大家很好的启发。汪曾祺和父亲、儿子的关系都可以用“多年父子成兄弟”来形容。汪老的父亲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会关心儿子的学业但不强求,会对儿子的生活提出建议但不强迫。汪曾祺十七岁初恋,在家写情书,父亲还在旁边出主意。汪老和儿子的关系也很好,特殊年代他先被下放后又关进牛棚,偶尔才能回家。儿子也不肯和他划清界限,依旧很亲近。儿子带着被迫害家庭的同学躲到家中,汪老夫妻尊重理解孩子的感情和选择,甘冒巨大风险。汪家三代人,父子间都相处融洽感情甚笃,离不开两位父亲都注意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平等对待,提倡的是亲子之间精神平等,并不是让父母不要管教孩子。有人说过:“孩子最想要的,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管教,而是父母能俯下身来走进他们的世界,平等相处、共同成长。”命令和强制,有可能引来孩子的叛逆;耐心进入孩子的世界,陪伴引导孩子,亲子关系更易和谐。明星霍思燕教育儿子时,就努力做到了平等相处。她会给儿子足够的爱和自由,每天对儿子说“我爱你”,从孩子的关注点出发引导教育,极少用命令口吻强迫儿子。母子的交流更像是朋友,平等民主。孩子被教育得很好,懂事疼妈妈,被很多人赞是“乖萌暖男”。想要亲子和谐,先要懂得尊重孩子,在精神上平等相处。家庭教育专家卢勤说得好:“与其用命令的方式对孩子指东指西,不如蹲下来和孩子好好说话。”兹心深有同感,成人世界里讲究彼此精神的平等,对别人要好好说话,对待孩子也需如此。别以为孩子不懂,他们什么都知道。你不尊重他们,怎么指望他们听你的?亲子和谐相处,请先从平等对待孩子做起。04平淡有味,方是人生真功夫汪曾祺在书中写过:“平淡而有味,材料、功夫都要到家。”他推崇“平淡而有味”的文字,这种文字看似不起眼,其实并不好写。读汪曾祺的文章,几乎句句大白话,谁都能读懂,似乎没什么了不起,但是合在一起读,就会觉得耐人寻味、历久弥新。十九岁前汪曾祺在家乡,每逢下雪家中便会喝咸菜汤,有时候会加茨菇。他在书中回忆咸菜茨菇汤,文末写道:“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我想念家乡的雪。”这些文字看似平平淡淡,却让人动容,想念的何止是汤和雪,想念的是久违的故乡和过往。如何写出这样的文字来?汪曾祺提倡在平常语中注入新意,写出“人人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的“未经人道语”。能用人人看得懂的语句,写出他人没写过、写不出的文字,就能实现平淡有味。这样的道理,不仅适用于写作,也能借鉴到人生很多方面。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是普通的,工作、爱好多是平淡寻常的。但是有人就能在平淡中追求卓越和新意,达到“平淡而有味”的境界。日本羽田机场有位保洁阿姨新津春子,是中日混血的二战遗孤,因为工作技艺精湛,曾被评为日本“国宝级匠人”。有人或许觉得,保洁不就打扫卫生嘛,这么简单谁不会,还能成为匠人?但是新津春子就是把看似不起眼的保洁工作做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新意和高度。她熟悉80多种清洁剂的使用方法,能够快速分析各种污渍的成分和产生原因,对症下药,多次被综艺节目邀请示范。日常工作中,她不仅专业而且敬业。她会把设施外部处理干净,不腐蚀设施表面,还会深入清洁平时看不到的设施内部。所有小孩可能玩耍的地面,触碰的地方,她都绝不使用刺激试剂。保洁工作是普通平淡的,但是下足心思和功夫,注入新意,也能让人刮目相看。兹心认为,于平淡中见功力,是人生的高境界。平淡是生活的常态,努力在平淡中凸显有味,就足够出类拔萃。平淡有味,方是人生真功夫。05汪曾祺被誉为“中国最后的士大夫”,有学识有德行有操守。即使一生多坎坷,他也未曾怨天尤人,呈现给读者的永远是温暖豁达。岁月悠长,难免有艰辛苦楚;人生漫漫,总会遇坎坷波折。温暖豁达,则是汪曾祺笑对人生风雨,治愈岁月的良药。人到中年,往往拖家带口,生活繁杂。年轻时有长辈庇佑,少经风雨;中年后只能靠自己,生活是苦是甜,都得淌过去。闲时读读汪曾祺的书,能带来很多启迪和慰藉。身处低谷随遇而安,幸遇知音倍加珍惜,亲子关系平等为先,平淡之中凸显滋味,这些都是汪曾祺留下来的人生智慧。希望读者朋友们,无论生活是绚烂还是平淡,是顺利还是坎坷,都能如汪曾祺般活得乐观从容、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