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长安
在西安的大唐芙蓉园内,有一块巨大的铜质大唐版图,它囊括了盛唐繁荣时,唐王朝所辖区域内的所有城市。
我常常喜欢蹲在那块巨大的地图上,指着长安这一块地方,告诉同行的朋友说,这就是长安。
每每这个时候,总是有一种自豪和骄傲溢在眼角眉梢,我是长安人,家住长安。
曾经有人让我用一句话来形容长安,我说在我眼里,长安应该是一个落寞的大户人家。
长安的气势,长安的庄重,长安的厚实,以及长安街头浓郁的文化,可以使人感觉到有一种深厚的底蕴和气度在这个城市的空气中流淌。
长安不繁华,不时尚,也不是小家碧玉,她像一个面孔端庄的女人,不美丽,不妖艳,但脸上却有着一种慑人的威严。她像你年少时敬重的母亲,又像是一个满腹诗卷的学者。
我总是用一种敬仰的眼光来凝视这个城市,因为我知道她的背后,是一段积淀了千年的文化。
我喜欢长安古朴厚重的城墙,青砖碧瓦的角楼,和夜晚挂满了大红灯笼、贴着巨幅对联的城门洞。
在微有凉意的夏末,我经常徜徉在城墙的角楼旁,踏着一块块厚实的青砖,看黄昏落日。
夕阳西下,当微风渐渐吹过,角楼上古时的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的时候,没有喧嚣,没有人流的古迹会缩短时空的距离。让我走在今天的风里,隔着流年,踏过历史,虚拟回古时浓浓的烟火或繁华中。
长安好像是用重墨泼出来的山水,凝重而厚实。
如果说大上海可以让人臆想出纽约、巴黎的繁华。那么长安则有着太多可以遥想远古的地方。如果说大上海的夜里,流淌着许多陈年的爱情,那么长安的记忆中,走过的一定是苍凉的钟声。
长安的月,在朦胧中照着旧时的山水;长安的风,在风雅里吟着古时的诗词。
我喜欢长安,因为我的心中始终有一抔长安的泥土。城市不是宗教,无法让人膜拜,但它却像儿时老屋门前的那棵树,常常会连着一个人的心,牵着一个人的魂。城市的建筑不会说话,城市的土地,城市的河流也是缄默无语的。但你如果喝着它的水,踏着它的脉搏长大,那么这个城市,就一定会深深地融入了你的血液。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思念,都会牵挂。即使这个城市发生了变化,换了容颜,你依旧无法忘却。因为城市只是一个符号,而你的心融入的却是这一片土地。
我是喝着长安的水,沐着长安的风,在长安街头长大的孩子。长安的每一次阵痛都在我的记忆中深藏,长安的每一处变化都从我的眼前掠过。
如果时间可以改变什么,那么我相信长安的街道会变得更宽,长安的楼房会盖得更高。但长安的浩然气魄,长安的大家风度和长安在我心中的位置却是无法改变的。
风可以吹蚀那些雕栏角楼,雨可以打湿那些曾经过往,但总有一种看不见的东西会同历史一起沉淀,这就是一个城市的文化。
我可以走遍天涯海角,我可以游尽大江南北,但我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我是长安人。
碑林/2007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