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延安
也许,只是为了了却心中的那个梦想,我才去了这个城市……
我是第一次去延安,但却生生地觉得自己已去过千次百次。记忆里山顶上的那个宝塔,山脚下的那条河流,都是那么熟悉地在眼前走过。所以,即使是第一次,也便有了回家的感觉。
当车窗外闪过那些沟沟峁峁、上下起伏的山峦时,我知道我正行进在黄土高原之上。让我惊讶的是,陕北,这个让风沙裹挟了那么多年的黄土高原,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布满黄沙,尘土飞扬。
沿着西铜高速一路向北,所有的山坡都已被绿树掩映,高低不平的山峦沟峁,密密麻麻地长满了松树、柏树、槐树和杜梨。极目远眺,远山含黛,白云缭绕,我几乎不敢相信,这就是我记忆中刮着黄风,跑着羊群,飘荡着信天游的黄土高坡。
同行的朋友告诉我:如今的陕北早已封山禁牧,政府已不允许在山上放羊吃草,破坏植被和树苗。那一片片绿色的树林,都是很多年前的飞播林,如今已郁郁葱葱,树满山坡。
走过黄陵进入延安地界的时候,路边的山越来越密集,绿色的植被也越来越稠密,我疑惑,我不是走进了陕北,而是走进了如梦如幻的塞上江南。
延安,中国革命的摇篮,一片热烈而神秘的土地。孩童时,它曾经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我眼前一次次地出现过。无论时代怎样快速地前进与发展,小时候心中最神圣的东西,在内心里是永远无法泯灭的。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枣园的窑洞,杨家岭的灯光,热腾腾的油糕,浓烈烈的黄米酒,还有南泥湾的歌声,崖畔畔上红艳艳的山丹丹……这所有的所有,都像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我们那一代人的心里。
也许,延安只是一个名词,但它却在儿时的记忆里永恒地跃动着。它是一种精神,凝聚着威严的使命,它是一面旗,在心里最神圣的地方飘扬。或许信仰只是一个空洞洞的概念,但延安,却像一个思念已久的情人,活灵灵地在眼前来来回回地走着。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行进在通往延安的路上,我的心里一直在默默地吟诵着这首在小学时就已经熟记于心的诗句。离延安越近,心中的那份向往便越来越急切。
延安,仿佛是久违的故乡,又仿佛是梦见过千次万次的母亲,正慈祥庄重地站在街口,向我招手。而我,则是怀着一颗游子的心,一步步地走进这梦中的故园。
延安是一个狭长的城市,宝塔山便在城市之中某个街角转弯的路口。当我能够清晰地看见宝塔山的时候,我又一次想起了贺敬之的诗句。
宝塔山并不高,宝塔山上的塔,也没有我想象中的高大,但它在骄阳下雄伟壮丽的风姿,依旧和我心中向往的没有什么区别。迎着宝塔山一路前行,心中涌满了《延河颂》那熟悉而激昂的曲调,热血在瞬间涌遍全身。
延河,在延安的西边,远远望去,熟悉的桥洞,笔直的桥身,依旧如旧时模样,依旧安静地陪伴在宝塔山旁,只是现在的延河,已经看不到波涛滚滚的流水了。
延安的天很蓝,蓝天上有白云飘过,青山环绕之中的小城,并不像黄土高原上的城市。依山而建的漂亮公寓和现代化的市政设施,让这个城市添加了些时尚的色彩,而少了一份原有的肃穆与庄重。
延安很小,整个城市被夹在延河和南川河之间,两条河里的河水都已经很小了。河道两边的山上,依旧有很多窑洞,窑洞掩映在绿树丛中,便有了一种脱俗绝尘的味道。而河岸两边临街处新盖的一栋栋高层大楼,则让整个城市显现出了现代与时尚的味道。
延安最宽敞的街道应该是百米大道,这是由当年旧机场的跑道改建而成,街道上行人很少,车流却络绎不绝。在延安的街上,能看见你能想象出来的,国内外所有高档的品牌车,而且很多是女人在驾驶的私家车。延安,已不再是吃着小米饭,喝着南瓜汤,飞扬着黄土,打着腰鼓,扭着秧歌的城市了。当年那些贫穷与苍凉的印象,早已不再属于现在的延安。
如今的延安,像是一个脱去白布衫衫,穿上西装的农家汉子,朴实的笑容里依旧带着昨日的憨厚。一个正在建设的城市,一个欣欣向荣,充满朝气的城市,它摆脱不了时代的浪潮,艰难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拔地而起。
走在延安的街上,心里突然就有了一种莫名的惆怅,或许是一种失落,或许是一种喜悦。但我知道,无论我们个人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情绪去看待这个城市,城市不会因为某个人或某段历史而停止前进。
延安在一步步走向现代化的同时,渐渐地失去了那种沧桑与凝重的味道。越盖越高的大楼,越来越繁华的街道,和夜色中五彩的霓虹,让这个城市,走出了那段凝固在我们心中固有的模式。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米酒油糕木炭火,红灵灵的窗花土窑洞,热灿灿的炕头拉话话,这,好像才是我们心中的延安。
延安,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也许正是因了它的神圣,所以才让我们总是怀着一颗崇敬的心去看它,去渴望走近它。 当我们真正地走进延安,才发现,生活中的延安,现实中的延安,并不是如此。现实中的延安更真实,更生活,更让人容易接近,容易融入。
人民写就历史,而历史也终将会在岁月的长河里渐渐褪色,延安留下的是怎样一段沧桑的岁月,是非功过只能留给后人评说,而我们心里,无论这个城市是质朴的还是浮华的,也无论这个城市会如何的变化,那种最初的神圣的感情,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延安就是一座里程碑,庄严地竖在我们心里。
一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在宝塔山下,我又一次看见了写在山墙上的这首诗句,在这里看见这首诗。便有了一种亲近与心动的感觉。
或许,少年时最质朴的那份情感,是任何经历和时间也无法抹去的记忆。延安,是一种情结,一种向往,一种深深地根植在灵魂深处的梦想。
离开延安的时候,我在心里对这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说,再见了,延安,这是我还会再回来的地方……
碑林/2008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