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居》之二
文字/谁最中国
在困居中培养独处的精神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几乎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我们不善于在房间里独处。”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就是不热爱自由。”庄子说:“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能够和自己相处,懂得独处的人,是为有最尊贵的气质。
这个时代,独处对我们来说仿佛很难。大量的信息,娱乐,社交充斥在每日的生活中,等待着处理。每日的繁忙,让生活中仿佛只有休息,而没有独处。即使难得一刻独处时光,我们还是会感到害怕,害怕孤独,害怕被遗失,所以总想着要逃避。抖音上,没有串门的冷清春节里,人们以各种自嗨去逃避冷清。但是,自嗨式的狂欢过后,伴随而来的是更加地恐慌、焦躁与愤怒不安。
能够静心独处,其实是面对灾难的安心之法。心安,人才能定,人定,社会才能安。与其焦心,不如将这段困居的生活,作为一场独处时光。读书、写字、做饭、收拾居室、静坐,就像苏东坡在诗中写道的那样: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或许刚开始的独处时光很难进入,我们害怕与孤独为伴。但在慢慢熟悉之后,我们会发现,真正的快乐,就藏在与自我相处的时光里。甚至到最后,我们会感到,万物皆备于我,我的拥有就在我身,这是最简单而深刻的幸福。
庄子最深谙这种独处之道,他的独处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在独处中,与生命、宇宙对话,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潇洒的李白也懂得庄子所说的妙处。他在《月下独酌》中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曾经有人问只身隐居在瓦尔登湖畔的哲学家梭罗:"你一个人住在那儿一定很孤独,很想见见人吧,特别是在雨雪天里。”梭罗却回答道:"我生活中的最愉快的时光,莫过于春秋时日阴雨连绵独守空房的时刻。”
困居并不可怕,把这段时光转化为一个得以独处的机遇。在这段私密的时光之内,与自我对话,与生命对话,去唤回性灵中本有的和美,敏感,与自己达致完美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