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们
我们又见面了
江都詞养生大讲堂
就要开始了
大家有木有很期待呢
上一周,我们跟着大白老师(●—●)开启了艾之旅
“艾灸公开课之天龙八部”
首先回顾一下上期
下面摆正姿势
一起打开
▼
有请大白老师(●—●)登场
上一期我们主要讲述了四季艾灸的不同,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1.春季艾灸——防风固关,祛旧疾防新病
春季气温不定,很容易受到风热之邪的侵袭,造成体温调节机制紊乱、免疫功能下降而引发各种疾病。所以春季养生保健应特别重视协调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使人体内部各个脏器、气血阴阳之间达到平衡,预防疾病的发生。
艾灸调理部位:
①风门穴
在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艾灸两侧风门穴各5分钟,
雀啄灸为主
②合谷穴
两手交握,一手拇指指间横纹压在另一手虎口上,屈指,拇指尖正对处即为合谷。
艾灸5分钟,雀啄灸为主
③太冲穴
第1、2跖骨间,向后推移至底部的凹陷中即为太冲穴。
艾灸15分钟,回旋灸为主
2.夏季艾灸——健脾除湿,预防慢性病好时机
夏季气候以湿为特点,因此防病保健要以提防湿邪入侵为主,养生要注重健脾除湿。
艾灸调理部位:
① 脾腧穴
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两侧脾腧穴各艾灸5分钟,回旋灸为主
②中脘穴
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
艾灸10 分钟,悬定拢气为主,回旋为辅
③ 神阙穴
在腹中部,脐中央
艾灸5 分钟,悬定拢气为主,回旋为辅
④足三里
在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
艾灸5分钟,悬定拢气为主
3.秋季艾灸——阳虚体质,补充阳气正当时
《黄帝内经·素问》指出,“夫四时之阴阳者,万物之根本,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冬养阴”指的是健康的平和体质,阳虚体质到了秋冬更宜补阳。
秋季冷热交替刺激,消化系统薄弱,易出问题,所以要注意调理脾胃。
艾灸调理部位:
① 大椎穴
正坐低头,第七颈椎棘突(颈部最高的骨头隆起)下凹陷处
艾灸15分钟,雀啄灸为主
②脾腧穴
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两侧脾腧穴各艾灸5分钟,回旋灸为主
③中脘穴
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
艾灸10 分钟,悬定拢气为主,回旋为辅
④关元穴
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艾灸15 分钟,悬定拢气
4.冬季艾灸——南方北方各不同
冬季属水,是一年中阴气弥漫的时候,人与自然界均处在收敛封闭、潜藏休养的状态,因此也是人身体最适宜进补的时期。冬季最适合补肾,艾灸在温阳驱寒有独特的优势,最适合冬季养生。保命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扁鹊心书》
南北方气候不同,冬季艾灸养生重点也不同。
艾灸调理部位:
南方多湿,宜温阳化湿。南方冬季除了寒冷,还有阴湿的特点,所以祛湿寒的重点在于温阳化湿。关元穴温阳固本,百会穴提升阳气,阴陵泉祛寒化湿。
①百会穴
在头部,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艾灸15分钟,悬定灸为主
②关元穴
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艾灸15 分钟,回悬灸为主
③阴陵泉
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艾灸10分钟,回旋灸为主
艾灸肾腧穴具有益肾助阳、纳气利水的作用,是补肾阳的首选穴位,艾灸肾腧穴强肾固本、温肾壮阳,最宜冬季驱寒之用。
太溪穴为肾经输穴、原穴,长于滋阴补肾、通调三焦,原穴也就是肾脏元气居住的地方,因此 太溪穴是一个大补穴,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之功效。
涌泉穴是肾经首穴,灸之能让肾水充足,滋养全身。
北方冬季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和干燥,所以温阳的同时也要注意滋阴润燥。
①肾腧穴
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命门旁开1.5寸
两侧肾腧穴各艾灸10分钟,回旋灸为主
②太溪穴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艾灸5分钟,悬定灸为主
③涌泉穴
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艾灸5分钟,悬定灸为主
北方冬季室内有暖气,很干燥艾灸过程中会正邪交战,如果火燥之邪暂时占了上风,就很容易出现上火症状。此时不要停止艾灸,继续灸就能将病邪驱除体外,如果中途放弃,就会前功尽弃,甚至导致病邪更加猖狂。
艾灸后一定要及时喝温水,切记饮冷水。
5.三伏灸、三九灸——灸出一年好身体
(1)三伏灸扫除体内阴寒,一年不感冒、不咳嗽
中医主张“冬病夏治”,三伏天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时节,在夏天治疗冬天多发的疾病,以预防和减少该病在冬季发作。这个时期艾灸是可以很好的补充人体阳气、扫除体内阴寒的方式,可以一年不感冒、不咳嗽。
三伏灸优势:
1.三伏天外界阳气最盛,艾灸可以充分的补充体内阳气
2.此时人体毛孔容易张开,新陈代谢加快,艾灸可以更好的使得药物进入体内,发挥助阳除寒的功效
三伏灸适合病症:
1.过敏性疾病:小孩冬天易感冒、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等
2.虚寒类疾病: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女性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
3.办公室常见空调病、颈肩酸痛
三伏灸注意事项:
1.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发热、咽喉发炎患者不宜施灸
2.1岁以下幼儿、孕妇、肺结核患者、严重的心肺功能者不宜施灸
(2)三伏灸最有效的四大穴位?
①肺腧穴
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容易影响肺的生理功能,进而患上咳嗽、哮喘等症。鼻为肺之窍,肺主气,外合皮毛,故可通过艾灸调补肺气,调理鼻炎、感冒、皮肤病
艾灸10分钟,回旋灸为主
②定喘穴
穴位在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
定喘穴属于经外奇穴。此穴可以止咳平喘、通宣理肺。主治支气管炎、百日咳、哮喘
艾灸5分钟,悬定灸为主
③心腧穴
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这与阳气不足、阴寒较重有直接关系。阳气不足,会使经络血脉闭塞不通,进而出现心悸、心痛,甚至是脑血栓等。即使没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到了冬季也会出现胸背冷痛等症状,这都是心血不畅的反应。
心腧穴可以缓解寒邪阻塞气机导致胸闷、心痛。夏季易出现心烦、艾灸此穴可以起到养血宁心的作用。
艾灸5分钟,悬定灸为主
④膏盲穴
在脊柱区,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膏盲穴可以增强人体正气,提高免疫力
艾灸10分钟,回旋灸为主
(3)三九灸为身体添阳气,不让旧病复发
俗话说“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月打虎”,进补除了吃,还可以通过艾灸达到。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人体阴极阳生,阳气收敛,气血不畅。各种虚寒性疾病趁机而起,此时艾灸能够温阳益气,祛风散寒,对于防病强身效果极佳。
三九灸优势
1.提高人体免疫力,将节气、艾灸、穴位三者结合,能够起到温阳补气、温经散寒的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抗寒、抗病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力。
2.三九灸可以巩固三伏灸的效果,冬季寒气加重,身体容易旧病复发,此时艾灸,体内阳气充足,可以彻底清除体内寒邪。
三九灸适合病症
1.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病症,慢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
2.消化系统疾病,腹泻、厌食、消化不良
3.风湿与类风湿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痛经、肌肉疲劳
4.儿童反复长期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虚弱多病。
三九灸注意事项
1.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发热、咽喉发炎患者不宜施灸
2.1岁以下幼儿、孕妇、肺结核患者、严重的心肺功能者不宜施灸
3.三九天寒冷,艾灸注意保暖
4.冬季皮肤脆弱,艾灸火力温和,防止起水泡
(4)三九灸最有效的四大穴位?
①命门穴
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间
命门是生命活力之源,是性机能和生殖能力的根本,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有密切关系。三九天命门之火易衰虚,艾灸命门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让身体阳气十足,还能迅速让身体恢复活力。
艾灸5分钟,悬定为主
②肾腧穴
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命门旁开1.5寸
肾为生命之源,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补肾阳、护肾阳首选穴位就是肾腧穴。肾腧穴可以很好的改善生殖系统疾病。三九天艾灸,能够强肾固本、温肾壮阳、防治肾病的发生。
两侧肾腧穴各艾灸10分钟,回旋灸为主
③足三里穴
在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
气血是人体生存之本,气血源头在于脾胃,脾胃好,气血生化才能顺畅,气血才能充足,气血足则阳气足。艾灸足三里能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驱邪防病。
艾灸5分钟,悬定拢气为主
④涌泉穴
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调理肾经是补足人体阳气的重要方法,艾灸涌泉穴最有效。艾灸涌泉可畅通气血,缓解四肢冰冷,增强人体正气。
艾灸5分钟,悬定灸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