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留下的随笔散文不多,可字里行间里无不透漏着对生灵万物的敬畏与慈悲。外在是内心积淀的表现,人们多以“鹤发童颜”形容丰子恺,是因为他平和,质朴,良善,纯粹与童真。
在B站把丰子恺的纪录片看完,蓦然陷入巨大且无言的感动中,原来做人是可以做到如此程度的。他善于观察生活的角角落落,所写所述所画,都是生活中的平凡小事,真实又真切。花草虫鱼鸟兽,甚至是桌椅板凳,都被他刻画入情。《物语》中,他借各种动物之口,对人类大加“蛐蛐”,说:“至于像人类这样巧立了‘灵长’的名目而侵略万物,还要老着面皮自以为‘万物为我而生’,我们是不屑为的!”
丰子恺的眼里,人类是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且随着年龄增长妄念加重,直至“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他在很多文章中赞美孩子的真率,自然与热情,认为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读到这儿时,一边认同其观点一边又认为缘缘堂堂主其实也有点极端哦。其实也不乏很多保有“真”的大人,他们历经世事,尝尽悲苦,依旧坚守初心,而这种“真”,我认为要更难。就像丰老,历经十年战火离乱,八年文革压迫,精神肉体饱受折磨,还依旧怀有深沉的家国情怀,对生活充满愿景,对人世众生满是爱怜,继续用笔描画人世间的简单美好,在普世的你争我斗中,一直坚持这样的慈悲心,该是有多难得啊。
“世寿所许,定当遵嘱”是丰子恺对弘一法师最郑重的承诺,六册《护生画集》,耗尽整整46年,接近半个世纪,说到定要做到,这样的品格又如何不令人动容。
“我崇仰弘一法师,是因为他是十分像人的一个人。”
像一个人就是丰子恺一生的追求,而他也足够担当起一个大写的“人”。
致敬!
时常在想应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而这个问题的前提是自己已然是个“人”,可学做人是一辈子的事。在当今这个相互物化工具化的社会中,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又显得很讽刺呢?
臣服前辈们的人格与精神,也将其作为榜样与引领,但自我这条路,能走成什么熊样子,就全凭本心吧。
毕竟做人是真特么难啊!
—2024.11.30
哦,丰子恺说猫的可爱是群众意见。
本群众:所言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