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印心·八佾篇·第11至第18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印心·八佾篇·第11至第18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017-08-17    13'36''

主播: 恩悦书院

148 2

介绍:
(3-11)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疏】   夫子若不信神,必不誆人弄怪而曰“祭神如神在”。夫子篤信世間有鬼神明矣。觀夫《中庸》,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直言鬼神之在左右,斷非譬喻之語。《中庸》又言:“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所謂貞祥、妖孽,非僅凡夫可見之人物而已,必有若如鬼神之凡夫不可見、而聖人可見者。而蓍龜者也,亦有其真實。文王、周公、夫子藉卜筮之易,賦以其理。若不信卜筮之事,聖人們必不引以為器。《易》中處處鬼神之言,可知鬼神之實有也。然,鬼神之事,未入境界,則易弄玄虛,亦易失己根本。夫子之教“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11-12)最為紮實、恰當,然亦不必確辯鬼神之不存也。 【鈔】   鬼神這種事情古聖先賢們是相信祂們的存在,而且非常重視對鬼神的祭祀等等。當今科學世界與唯物論刻意否認其存在,這也過頭了。科學是哲學的一部份,但今日似乎淩駕於哲學之上。西方哲學一談到“形而上”的神秘之處,就把握不住了。到最後只能交給上帝去處理,而無法圓融包涵。所以西方的人與神是截然二分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從人到神,從生到死,整個說得非常圓融,不是二分法。人可以成聖,也可以成神。所以關公、岳飛、孔子等等都供在廟裡。所以生是為死,死也榮生。這“祭祀”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關鍵。 (3-12)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疏】   用一“媚”字,已落下乘。   媚則外,外其心則失神。身無神,禱之無主、無位,何所聽之?媚,不在所媚之對。“君子自重”(1-8),媚,則輕己也。若奧、灶神可媚,則彼亦不當其天神之位。   要之,斂神不媚。   古人示意,甚為有智,亦甚是優美。 【鈔】   跟“夫子為衛君乎” (7-15)一樣。古人真有智慧,談一件事情,用譬喻,要言不煩,整個境界烘然而出,讓人品味無窮。   每個人頂天立地,何須媚人?上下各有其位,在下位的對在上位的要尊重、要忠誠,但絕不能“媚”。一落入“媚”的境界,那就如孔子所說的“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17-25)。 (3-13) 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 【疏】   改進,則後後勝於前前;庸俗,則子孫不肖,每況愈下。 【鈔】   在這件事情上,老子與孔子的用藥主張是有些不同的。老子主張儘量返璞歸真,但是他只留下五千字的《道德經》,沒有講出太多的做法。孔子則用禮樂教化儘量維繫與提升人心。   中醫有句話:“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氣補,氣補不如神補。”我認為,永遠要努力於讓人有精神,但是,生病了,還是要用藥。孔老需要同時學習,也要同時應用。 (3-14) 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疏】   夫子每事問,乃精益求精、驗證己所知,非明知故問乃合禮。不知而問、確認而問,以期合禮適度,故曰:“是禮也。”   有以大廟之禮不合度,夫子明知故問釋之。竊以為不妥,彼時夫子年少,若取此心,則自是甚重,非謙虛、學習之位。夫子必不如是。 【鈔】   一個人要站好自己的位子,比講對話更重要。事實上,若是一個人不能站好自己的位子,那無論說什麼、做什麽,都不會是對的。因為心態不對,什麽事情都錯了。這就是“闕黨童子將命”章裏(14-45),孔子不以為然的理由。要把自己的位子站對了,然後才能談其他。這就是爲什麽《大學》裏講“定、靜、安、慮、得”,一開始就講要“知止”。 (3-15)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疏】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重則拙,輕則巧。旨在中的,不在霸重。   古之道,王道。今日霸道,因無巧智。無巧智,因外心。孟子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鈔】   現在是一個霸道的社會,因此講究“力”。講究“力”,就少了“巧”,也少了“雅”。少了“雅”,就越來越不適合人的居住,也就越來越沒耐性,最終敗亡的也快。   “力”為劣幣,“德”與“宜”才是良幣。劣幣驅逐良幣,最後就不只是出問題。 (3-16)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疏】   留無盡之希望。   雖然名存實亡,形似神不似,然仍可留以後人一絲希望。後日當有聖者,循形而復神。 【疏】   像今天,要復興、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就先恢復形式,例如,恢復黃帝與孔廟大典的祭祀等等。另外在傳統節日如清明、端午都放假,让人民在清明祭祖,在端午龍舟競賽等等,日後漸漸可以從形式而漸漸恢復精神。像傳統經典還流傳到今天,將來必然會有聖人出世,循著經典而漸漸恢復原來的精神。若是連行跡都沒有了,這恢復就非常難、或非常費勁了。 (3-17)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疏】   進德修業,人以為迂腐,故老子有《道德經》。《四書》、《道德經》傳諸數千年而不墜,孰非孰是、孰深孰淺,不辯自明。 【鈔】   同樣是禮,有人變成“諂”。不是禮的問題,是人的問題。所以孔子也說:“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鍾鼓云乎哉!”(17-11)形式重要,但是還是需要持久不斷的教育,才能維持精神。形式是精神的載體,要用載體來強調精神、發揮精神。 (3-18)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疏】   參照“使民敬忠以勸”章釋(2-20)。   毓老曰:“君使臣不禮,臣事君則不忠。”非報復,乃人性自然。   問:設若“君使臣不禮,臣事君忠貞不貳”,何如? 【鈔】   以人性而言,上位者不能尊重下位,在下位的人自然不會尊重在上位的人。這教訓當然是告訴在上位的人要以禮尊重下位的人。   但是,歷史上有不少在下位的人,無論在上位的人多昏庸,仍然忠心事之,而且得到許多的尊敬與稱讚。這又怎麼說呢?   更進一步,如果在上位的人不是昏庸,是不尊重在下位的人。在下位的人仍然忠心不二,這又是不是好的?對的?若說是要看狀況,哪一種狀況是好的、是對的?哪一種狀況又是不好的、不對的呢? ###作者:恩悦书院山长 尹建维先生 朗读:罗宇星同学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恩悦书院”,感谢您的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