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讀漢服第十七講 漢代文治政府正式登場
中國古代社會承襲貴族階級統治,直至秦王室依然是古代貴族階級的血統,但此時平民勢力日漲,及至漢高祖時期,已然成為純粹平民天子了。從樸素的農民政府,過渡到文治的賢人政府,這其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若從學術思想層面上探尋,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百家爭鳴,儒、墨、道三家學說產生於此時。秦漢初年,統治階層最要緊的莫過於推行專制統一,思想上焚書坑儒,政治上實施軍人政府。政治上雖統一,但思想層面不得不說是一種逆退。
直到漢武帝時期出現平民學者公孫弘,因學者資格而獲拜相,又因拜相而封侯,打破漢初舊制。從此以後,軍人政府漸次演變為士人政府。秦漢時代的政府,一為史官,二為博士官。史官自西周以來便有之,大體世襲,由巫師、藥師、卜官等演化而來;而博士官則由平民組成,將詩、書、禮、易、春秋每經置一博士,故稱五經博士。設立職位進行教授,這是中國歷史上正式國立大學之始創。從前的教育,多為貴族子弟所專有。而自設立五經博士教職以後,平民子弟逐漸擴充,畢業後的博士子弟被分派到全國赴任。至此,中國文化史上的文治政府正式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