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的这半辈子(小说)
麦子熟了
妈八岁爹就死了,抬在门板时,妈的妈坐在冷炕上就剩一口气了。妈小,不懂事,依在妈的身边怯怯地看着几个长辈在爹的尸体旁忙着。后半夜,人走了没多久,妈的妈也扯起气来,妈跪在妈的身子前抓着手一个劲地摇。"妈,妈,你别吓玉兰好吗?妈妈你醒醒呀,玉兰怕,玉兰怕呀!妈,妈呀",妈的妈一点也没听见,有口痰一直在口里heLe着。妈不知喊了多久,妈的妈才睁开了眼指着地下的东箱说:"兰呀,箱子底有个白布袋子,抓上半把谷子熬碗粥吧!妈难受,难受啊",妈看看妈的妈又看了看地下门板上的爹,抓着妈的手哆嗦着。"妈,玉兰怕,玉兰怕呀!妈","兰啊,不怕,他是你爹,妈看着你,不怕,不怕玉兰",妈怯生生地爬下炕,背着身从爹的尸体旁跑了出去,抱了梱高梁杆从爹身边走,头也没抬地跑进了柴房。放下柴禾,妈脸都吓白了,依在门框边露出半个脸,闭着眼绕过地上的爹,可怜惜惜地瞪着妈。妈的妈移了移手用力地抬了抬眼皮,妈才稍稍有些平静,跪在柴灶边吹起了火绳子。妈端出半碗谷子粥时,妈的妈像睡着了死的一动不动了,妈跪在她前面一个劲的喊,好久好久妈的妈才睁开了眼,满眼里全是泪水,"玉兰啊,妈不行了,快去叫你二爹去,去呀","妈,我怕,妈,我怕,妈,妈喝口粥喝口粥你就好了,妈,妈,玉兰怕,玉兰怕呀,妈",妈的妈好像什么也没听见,头软软地歪在胸前,眼泪从眼角处安静地落了下来。妈喊了好久,好久,妈的妈就这样永远地走了。
第二天,妈的二爹找个张蓆子埋爹时才知道妈的妈也死了,妈说那晚她叫累了一至在你姥姥的胯子下爬着,是你二爷爷把妈抱到地下的。 妈的爹妈是五九年病死的,不,应该说饿死的,上了年龄的都这么说,那三年谁家没饿死过人呀。草草埋了妈的爹妈后,妈在二爹家呆了不到三天,公社的人就把妈接到了枣园敬老院,妈到那里时,那里己有好几个和妈一样没爹没妈的孩子。那个年代的敬老院不是病殃子和断腿瞎眼的,就是快死的五保户,妈和那几个孩子都怕他们,一个个pen头盖脸,嘴邪眼歪的。他们呢,好像世界欠他们似的,不但不搭理这帮孩子,还变着法折磨孩子,不是用手掐就是用拐棍趁孩子不注意时打。白天妈和这帮孩子可怜惜惜地蹲在墙根边连个大气也不敢喘,晚上十几个人挤在巴掌大的炕上,冷的缩成个蛋蛋,如果没人死还好,半夜有死人时找块板子往门口一放。好的话,有亲戚的二三天就拉走了,不好的话,放十天半个月也没人管。吓的妈和这帮孩子身上都冒冷汗,半夜尿急了也不敢出门,弄的屋子里臭气醺天。妈和这帮孩子命苦,苦的没人疼不说,连做饭的胖妈也欺负,每次打饭时,先由老人,剩下的那些还不好声气地边yao边骂地打给孩子。妈刚来时胆小,挤在最后,轮到她时,有时有口饭,有时就没饭了,每次胖妈骂骂咧咧地举着勺子一边敲着锅边一边骂,妈到跟前时像老鼠见了猫的发抖。那天妈到了锅边,胖妈接过妈的碗,yao了半勺子往碗里一磕骂道:"吃了,死去",妈接过碗站着没动,低着头怯怯地说:姨,能再yao半勺吗,我中午没打上饭",胖妈用手\戳着妈的头破口大骂起来,妈站着没动,眼睁睁地望着胖妈把那几勺稀粥添给了那个好坏的老头碗里。妈蹲在地上一把眼泪一口粥,心酸地连个哭声也不敢有。
妈其实还有个姐姐和二个哥哥的。姐姐比妈大二十岁,妈不记事时姨妈就嫁给姨爹了,姨爹家离妈家不远,姨妈家孩子多,挨饿那年,姨爹带着一家四五口人去了内蒙讨活路去了。妈的大哥是个硬汉子,十六岁手腕上出现了一条红线,硬撑着没给家人说,临了时妈的妈才知道,可一切都晚了。听妈说大舅死的时候只喊了一声"妈,我疼"就走的。妈的二哥,也就是我的舅舅天生是个秀才,妈的爹妈死的时候他一直在三十里的石空堡上学,爹妈死时他不在家。妈在敬老院见到舅舅时己是一个月后的事,听妈说那天舅舅是半下午才到的,妈怯怯地蹲在墙根的太阳下,看到舅舅时,她愣了好长时间才扑了过去抓着舅舅的手哭的伤心极了,"哥,我想出去,哥,这不好,我想出去,哥,带我出去,带我出去好吗,哥,哥,我听话,我听话,带我出去,带我出去呀,哥",舅舅也流着泪,咧着嘴哭了起来。"妹呀,哥不能,不能,妹妹再呆会好吗,再呆会,等哥有了住处一定接你,接你行吗,妹呀,妹妹啊",
"哥,带我走,带我走,我不在这呆,不在这呆,哥我饿,我饿,我想妈,我想爹,我想姐,我也想你,哥带我出去,带我出去好吗,哥,求你了,求你了","妹啊,哥不能,不能啊",听妈说舅舅走前和胖妈说要带妈走,胖妈死活不敢,她说要接人必须大队上来人才行。舅舅哭着走后,妈天天扒在墙窟窿处看,等着舅舅来接他。舅舅还是没来。听舅舅说,爹妈死后一个星期才知道的。他打听送妈来的人时,他已不在了,也是饿死的。舅舅那年也就十三四岁,在二爹家呆了没几天,二爹家也没多少吃的还是让舅舅去找大队,大队没办法又去找公社,公社书记看舅舅小就留在身边当了通信员。舅舅是在当通信员没几天才打听到妈的,可舅舅也小也没办法接妈出来。
妈在敬老院呆了半年多后,国家的日子稍微好了一些,和妈在敬老院的孩子一个个都被亲戚接走了,只有妈和那个姓李的男孩一直没人接,妈不死心天天朌着舅舅,可舅舅一直没来。姓李的男孩比妈大,对妈挺好的,以致于许多年后,在老家亲戚的婚礼上见到他时,他一至问起妈的情况,妈也是,给我们讲起她的过去时,时不时地也能提起他。又过了二三个月后,姓李的男孩也被他亲戚接走了,舅舅时终没来,敬老院里只剩下妈一个人了,白天到好说,晚上跟一个瞎老婆婆住,妈时不时地就被蹬出被窝,顿不顿就被掐的满炕乱滚。也就是在那个时间,有个公社上的领导觉得妈可怜,放在敬老院挺委屈孩子的,于是就带妈去了他家。
妈去的那家,女人姓张,和妈的妈一样大,她家三个孩子都大了。妈去时,那个张姨对妈可好了,远远地就把怯生生的妈从门框边拉了进来,心疼地蹲在地上捊着妈毡片子一样脏乱的头发,含着泪说:"可怜的孩子,以后在这别掬束,这就是你的家",妈低下头,快一年的眼泪一下涌了起来,哽咽地喘不上气来。在张姨家妈可享福了,干干净净地,饿不着渴不着。每天脕上张姨在油灯下做针线,妈就依在她的胯子下静静地坐着,张姨知道妈一定会想妈的妈,时不时地扭过头给妈一个甜润润的笑脸。妈说她那时真想叫她一声妈妈,可她不敢,怕张姨生气不要她了。
舅舅偶然也会来张姨家,每次来时总给妈买七八块水果糖,妈舍不得吃,趁张姨不注意时偷偷塞进她嘴里,张姨笑笑地总是舍不得吃,咬着糖快让妈嘴对嘴地咬掉一半,然后摸着妈的头问:"Y头,甜吗?",妈笑笑地说:"甜,好甜,好甜"。
妈在张姨家呆过冬天后,妈的三舅知道妈的下落之后,把妈接回了家,妈临走时,一直回头看着站在门口的张姨,妈一直在说:张姨是个好人,张姨家的人都是好人。
妈到了三舅爷爷家,三舅奶奶对妈也可好了,像闺女一样心疼着。妈那时九岁多,也挺懂事的,不是帮着照看表弟就是忙些家务,日子虽然苦点,但也不糟什么罪。
六二年,国家的日子一下好了,也饿不死人了,许多在外面讨生计的人都回来了。也是那一年,姨爹家五六口人也从内蒙回到了宁夏,当姨妈知道家里情况时哭的撕心裂肺的。妈也是在姨妈家搬来不久被姨妈接回家的。姨妈家本来孩子就多,妈去了二三年后,姨妈又生了三个男孩,姨爹不认字,从老大叫黄牛外,其余的表哥都叫牛,什么金牛,银牛,最后姨爹实在想不起还有啥牛可叫时,剩下的老五老六老七也不叫牛了。
妈是不到十五岁就到生产队上工的。妈小,工分少,妈很省,省下的也都补帖给姨爹家了。
妈说姨爹家孩孑多,队上分的口粮无论多省也只够半年的,剩下的就得靠野菜充饥。为此,姨爹时不时地就会带大姨哥,二姨哥到枣园街上讨饭,大姨哥怕羞讨的少,二姨哥脸厚讨的多,姨爹也不偏,顿不顿就让大姨哥饿着。就这样,姨爹家的日子也不能维持,姨爹实在没办法还是把三姨哥送人了。听妈说三姨哥送人的那天晚上,姨妈一句话也没说,愣愣地坐在炕上,一直到第三天才下炕。姨爹是个好人,每次吃饭时都最后一个人打,有时没饭了只能忍着饿熬着。姨妈心疼姨爹,受的苦大,饿肚子不行,总是趁妈和表哥们睡着时再为姨爹做顿饭。一次,妈在柴房还没睡着,姨妈就开始为姨爹做饭了,妈一闻到饭香味,一下又饿了起来,睡也睡不着,妈知道姐收留她也不容易,受点委屈也是应该的,她忍着,假装睡着了什么也不知道。饭好时,姨爹来到柴房,盛过一碗后看锅里还有,就对姨妈说:"把玉兰叫起来再吃点吧,那么小就上工,吃不饱身体会受不了的"姨妈死活不同意,说:"老四正长身体的呢,给他留着,她就算了,丫头家的,吃那么多干啥","姨爹,走到锅边用筷子挑了小半碗面说:"叫起来,让吃点吧,没爹没妈的,受了多大的罪呀i",妈听到这话时,一脸的泪水,轻轻地拉过被子蒙在头上哭了起来。最后姨妈叫没叫妈起来吃那半碗饭,妈没说,我也问过,妈依旧没说。
妈是怎么认识父亲的,现在我还是不清楚,但妈真的很苦很苦,,,要想知道妈的后来,请关注小说《妈这大半辈子》下集,好吗
2017.11.9于银川